第(2/3)頁 “酒壯英雄膽,茶滌士人魂,伯瑜你常年行走在軍中,這酒喝的太多了不甚好,還是多喝些茶洗滌肺腑才是。” 劉琦微笑著點頭:“昭姬的關愛,我銘記于心……對了,你好像還是第一次喚我伯瑜?” 蔡琰臉色發燙:“你不喜歡?” 劉琦哈哈大笑:“喜歡的緊呢。” 他又喝了一口茶后,方道:“昭姬,你適才說,讓我將《漢書》獻給朝廷,此為何意?” 蔡琰用方壺,又將劉琦的盞倒滿,并給自己倒了一盞,她端起茶盞,輕輕的泯了一口之后,方口吐幽蘭道:“《漢書》若成,抄錄數份,分別放于荊州各郡的學宮中,以為鎮學之典藏,必能招天下士人蜂蛹而至荊楚,對于這一點,蔡琰絲毫不疑,只是此舉又會令朝廷怎么看,陛下如何想?又會令河北的袁紹和淮南的袁術等人又會如何?” 劉琦聞言沉默了。 蔡琰的話令他想起了后世時的一句話:槍打出頭鳥。 蔡琰繼續說道:“而且就算是天下士人皆來了荊楚,又能如何?他們是真心仰慕山陽劉氏的聲名而來的么?不是,吸引他們的,不過是一套《漢史》、一套典籍,這難道是伯瑜你想要的么?” 劉琦定定地望著蔡琰,目光深邃。 這眼神讓蔡琰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忐忑。 難道……是自己對他說教的太過了么? 蔡琰的心中有些后悔,既是好不容易盼到他回來了,為何還要跟他說這些事情,空惹他不快? 早知如此,倒不如談一些他們倆人之間的事好了。 “伯瑜,其實適才琰兒說的,不過都是一家之見,你若是不愿聽,其實也并無所謂……” “為什么不愿意聽?”劉琦突然將身子向前靠了靠,認真道:“昭姬你適才之言,大有道理,極合朝堂之道,我一時興起,沒有考慮周全,多謝你的提醒……你說的很有道理。” 說到這,卻見劉琦隔著茶臺握住了蔡琰的軟如無骨的左手,認真道:“今后,若我再有疏忽或是狂妄自大,你都要像是今天這樣,在我身邊好好的提醒我才是。” 這一句話極有分量,讓蔡琰的心中感到說不出的溫暖。 她此刻感覺到的,是一種前所未有的信任。 “琰兒才薄,但也一定盡力。”蔡琰紅著臉,向劉琦做出了保證。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