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孫堅這話說的挺絕的。 按道理來說,劉琦和孫堅之間只是客情,就算是兩軍的最終目標不同,但也大可沒有必要在明面上把實話說出來。 從古至今,但凡是涉及到政治立場上的事情,其潛規(guī)則中要講究一個隱晦,這涉及到當權者的臉面,也涉及到聲望。 即使是路人皆知的事情,表面功夫也一定要做到,不可落人話柄。 就好比歷史上改朝換代的人,在禪讓時,皆仿古例,皆行“三辭”,蓋因自古堯舜禹行禪讓之制,舜“三辭”乃受堯之位,禹“三辭”乃受舜之位,被后人所稱頌。 即使所有人都知道怎么回事,后人行禪讓也基本都是依照這個規(guī)矩來辦,演戲給天下人看。 這叫做規(guī)矩。 而不遵守這個規(guī)矩,敢于撕破臉和門面的人,必然是一個集驕橫,勇氣且膽大不羈之人。 看起來,這位冷冰冰的孫破虜,似乎就是這樣的人。 他不懂得什么是辦事留一線,日后好相見。 …… 劉琦聽了孫堅的話,并沒有動氣。 大半夜的,天氣死冷死冷,跟他辯駁辯駁,找點樂子。 反正也睡不著覺,拿孫堅解解悶。 劉琦隨道:“君侯此言,琦不甚贊同,縱然你我兩軍行軍的目地不同,然殊途同歸,君侯出兵至此,乃是為了誅除奸惡,我軍至此,乃是為了扶保君王,源頭皆是為了漢家天下,如何說你我非一路之人?” 孫堅哼了哼,撕咬了一口狗腿,大口咀嚼。 劉琦繼續(xù)道:“況且若非一路之人,孫破虜又為何讓麾下的將士與我軍將士同袍,助我七千將士渡這幾日的嚴寒冬日?” 孫靜忙打岔道:“公子這話沒錯,我兄長行事雖多率性,卻一向善于撫恤士卒……” 孫靜吹捧之言還未說完,便見孫堅突然抬手,制止他繼續(xù)說下去。 由于孫堅出手太急,猛然用力之下,他啃咬的那條狗腿差點沒抽到孫靜的臉上。 孫靜嚇得慌忙躲避。 劉琦看的渾身略微一抖,雞皮疙瘩有點往下掉。 恍然間竟是感覺自己的半邊臉頰好像也有些油膩了。 孫堅緊盯著劉琦:“劉公子可知,三軍之中,何以為重?” 劉琦不知孫堅為何突然問這個:“自是糧秣為重?!? “為何?” “事關人之生死。” “三軍斷糧,當如何?” “恐有嘩變之禍?!? “冬衣呢?可關人生死乎?” “自然?!? 孫堅咧嘴一笑,又撕咬了一口狗肉,淡淡道:“那便是了?!? 劉琦看了孫堅一會,終于明白了他話中的深意。 在所有的郡守之中,難怪只有他一個人能跟西涼軍正面交鋒且不落敗,這個人在思維上就是以軍旅為重。 單是這幾句話中所蘊含的意思,就足顯其傲。 孫堅讓麾下的士卒與荊州軍同袍,不是他體恤荊州軍,也不是他有意想跟劉琦結交,更不他要是對荊州人示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