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陽人縣的城東已經(jīng)整個都被孫堅清空了。 原先居住在這里的百姓到底被孫堅移居到哪里去了,劉琦不知道,但劉琦估計下場未必會特別好。 這就是亂世。 再冰冷的刀刃,也比不上那冰冷的人心。 孫堅軍也駐扎在陽人城東,如他所言,他大概是用了一半的空地和屋舍,眼下正好把另一半借給荊州軍屯兵。 那些空置的屋舍中,最好最居中的,自然是由劉琦居住的,畢竟公子的安全乃是重中之重。 以此類推接下來還有司馬,軍侯,曲長,屯長等…… 普通士卒能居住進(jìn)屋舍的便盡量擠進(jìn)一舍,而剩下的則只能在屋舍外的街道上或是空地間安營扎寨。 或許是真應(yīng)了孫堅的話,在陽人城駐扎后,當(dāng)天完事的天氣就開始變的異常寒冷了。 氣溫驟降,寒風(fēng)凜冽。 但幸運的是,在氣溫開始大幅度下降的日子,劉琦卻能夠住進(jìn)的民舍,這對于他來說,真可謂是天大的幸運。 漢朝時期,普通的民宅面積大概是在十個平方米左右,分為半地穴式和地面式兩種,房子大多有炕,且炕與灶相連,下面還有煙道。 西漢時期就已經(jīng)存在有兩條煙道的火炕,而東漢時期的民宅則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擁有三條煙道的火炕。 火炕并非是東北人的專利,早在一千八百年前的漢朝,中原人就已經(jīng)開始使用了。 由于眼下軍中并無石墨,孫堅就派人送來了一些柴薪給劉琦,讓他燒炕取暖,由于屋舍中建有三條煙道,即使在里面燒火,空氣也不會熏人,更不會出現(xiàn)將人嗆死的情況。 在這樣相對暖和的環(huán)境下,劉琦睡到了半夜子時,但卻被屋舍外的聲音給吵醒了。 屋舍外鬧哄哄的,也不知是什么原因,很多軍士似乎都還沒有睡,四處皆是士卒們的高聲呼喝,吵吵鬧鬧的好像還是在白天一樣,讓劉琦一時間產(chǎn)生了錯覺,以為是白天。 劉琦揉了揉眼睛,掀開被子起身。 他穿戴好了衣甲,開門走了出去。 剛打開了屋舍外門,便感到一股烈烈寒風(fēng)迎面撲來,打在劉琦的臉上將他的臉龐吹的生疼。 “好冷!” 劉琦不由打了個哆嗦,暗自道:“只不過是一夜功夫,天氣就變的這般涼了,難怪孫堅要其將士與我軍同袍,原來他是早就知道了會有這樣的氣候巨變。” 劉琦略有些哆嗦的走出房門,便立刻有一名士卒走了上來。 劉琦認(rèn)的,那是黃忠麾下一名屯長,叫褚胥,這一路上奉黃忠之名,多有照顧劉琦之舉。 他年紀(jì)很輕,也就是比劉琦大那么三四歲的樣子,但卻已經(jīng)是屯長了,若是再做幾年,立些功績,有黃忠提拔,一定大有前途。 “公子,這么晚了,如何不睡了?” “外面太吵了,睡不著?!眲㈢读艘幌乱陆?,笑著回道。 呂胥皺起眉,道:“公子稍安,待卑下去遣散他們,不讓他們打擾公子休息。” 劉琦環(huán)顧了周圍,發(fā)現(xiàn)遍地都是火堆,士卒們抱著柴火往來奔走,彼此呼喊著同僚的名字。 街道上,不知何時燃起了一個個火堆,士卒們圍在那一個個火堆旁,又是吹手又是喧囂,應(yīng)是在取暖驅(qū)趕寒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