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四百九十六章悖論-《我的1982》
第(2/3)頁
讓人們大吃一驚的是,原作者按照他創作這個散文時候的思維解答了這樣的一個問題,結果是什么?結果這個作者按照批卷老師的答案,原作者只能夠打六分。
這是一個什么樣子的成績和程度呢!說明了這個作者的水平遠遠不如現在的那些個學生。
實際意義上是這樣嗎?不是。這樣的一種事情,可以說是教育的一種缺失,是那些個出考卷的老師按照他們心中的想法和意愿,把莫須有的一種結果和想法做成了正確的答案。
李忠信還記得有那么一個事情,有一個作者寫的文章當中,有一段話寫的是,當他抬頭看窗外的時候,窗外下著小雨,過了一會兒,他再抬頭看窗外的時候,窗外又下起了雨。
當時這個文章的爭議就很大,最后,也是找到了這個作者,采訪這個作者的時候,問作者當時有著什么樣子的一種心情。
作者當時就說了,我寫這個文章的時候,沒有什么壓抑的心情,也沒有任何想法,當時我寫這個文章的時候,窗外確實正下著雨,而過了好久以后,他再抬頭看向窗外的時候,外面也還是在下著雨。
作者并沒有因為這個有什么思想境界,也沒有什么想法,但是,到了語文出題的那邊,這個就發生了變化,說這個時候作者有很多不一樣的想法。
對于這樣的一種情況,李忠信是相當不理解的,一個作者寫出來的東西,作者心中最清楚是怎么樣子的一個事情,憑什么幾個老師湊到一起,按照他們的想法搞出來的東西就是標準答案,而且這樣的一種答案,都是具有唯一性質的。
正常情況下,我們都知道,條條大路通羅馬,學習的思維也是一樣的,很多學生覺得他們的答案應該是對的,因為他們在思考這個事情的時候,就是那么思考的。
說他們的答案完全不對,那也是不對的一件事情,他們的思維方式和想法基本上接近了幾個老師的答案,道理也是其中的那種道理,可惜的是,這樣的一種情況,到了標準答案那里,這個就是錯誤的。
按照李忠信的想法,語文教學很多其他科目的教學,其實呢!應該算是一個靈動的過程,它是開放的、伸展的、靈活的,不應該有太多的束縛、太多的羈絆、太多的標準。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柘荣县|
三江|
刚察县|
易门县|
垦利县|
漠河县|
房产|
大新县|
新和县|
米易县|
连江县|
乌鲁木齐市|
于都县|
平遥县|
揭西县|
晋州市|
孙吴县|
水城县|
金堂县|
务川|
调兵山市|
武平县|
廉江市|
梅河口市|
白玉县|
华宁县|
隆子县|
永善县|
岳阳县|
镇平县|
南康市|
东海县|
高邮市|
西贡区|
霍城县|
金昌市|
浦城县|
锡林浩特市|
株洲市|
平潭县|
西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