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43章 天鉞斧-《啞舍》


    第(1/3)頁

    一

    公元951年,開封。

    才剛剛十二歲的趙匡義在汴京的街頭游逛著,此時正值年關之時,卻因為朝廷局勢不穩,原本繁華的街上,行人卻只有零星幾個。

    趙匡義緊了緊身上的衣袍,嚴冬的寒風刺骨,他身上的棉袍還是有幾分薄了。趙匡義看到有身披狐裘的貴公子騎著高頭大馬呼喝而過,不禁投去羨慕的目光。

    他爹雖然已經從洛陽遷至汴京,官至圣都指揮使,但他家的家風嚴謹,就連他哥兩年前離家尋求自己的前程,也沒有帶夠盤纏。據說路上風餐露宿歷盡千辛萬苦,這次歸家,趙匡義明顯地可以感覺到自家大哥的改變。

    雖然和大哥年紀相差十二歲,但趙匡義并不覺得自己就應該享受大哥的照顧。他知道大哥定不是池中之物,雖然他爹曾取笑他這是盲目崇敬,但他還是堅持己見。

    大哥終于不再離開了,而且他所投奔的大將軍郭威在前幾天黃袍加身,成為了皇帝。他大哥身為擁立之功的下屬,自然前途無量,已經被提拔為東西班行首。據說很快就要外調駐軍,當指揮使,成為領兵一方的將領了。

    趙匡義雖然年幼,也早就在很小的時候開始識文斷字,也知曉近年來內亂不斷,在短短的十幾年來,竟然經歷了三個朝代,五個皇帝,各地兵禍不斷,生靈涂炭。若是有人能阻止亂世,天下太平就好了。

    趙匡義想得有些出神,直到一股寒風迎面吹來,才打了個激靈,想起自己今天出門是想為大哥升職而買個慶賀禮物的。可是他剛逛的幾家古董店,不是沒什么好東西,就是店家嫌他年紀小穿得落魄,沒人肯搭理他。趙匡義不死心地繼續在街市上尋找著,不一會兒就走到一個不起眼的小巷,瞥見一間不大的店面,那招牌上刻著的是兩個古香古色的鎏金篆體。

    “啞舍?”趙匡義默念著這兩個字,頓時覺得無比雅致。這店名可要比之前去的幾家什么博古齋、百寶坊別致多了,趙匡義饒有興趣地邁步而入。

    店內的布置卻令他有些驚訝,并不是太過華美,而是到處都堆滿著箱子,像是還未開張,或是要閉店大吉了。

    趙匡義心下暗喜,若是這家店要倒閉的話,那他也許還能淘個好物事。想到這里,他便清了清嗓子道:“老板?這里還賣不賣東西?”

    從一個巨大的箱子后面轉出來一名十一二歲的少年,看到他的時候抱歉地一笑道:“老板今天不在,我不好做主賣東西。”

    趙匡義今年雖然只有十二歲,但由于出身軍人世家,很早就開始習武,所以身形修長,看上去就像是十五六歲的少年一般。可他面前出現的這名少年卻看起來瘦瘦小小的,光從說話的聲音便可以聽得出此人中氣不足,再加上他蒼白暗淡的臉容,很容易就看出他應該患有先天不足之癥。店內升了火爐,溫暖如春,可是這少年卻穿著白色的狐裘,更襯得他臉白如紙。

    那少年見趙匡義看著他發呆,也不著惱,笑瞇瞇地繼續道:“你要是早來幾天就好了,我纏著老板要帶我去登一次泰山瞧瞧,所以才打算關店的。泰山你知道嗎?對了,我還打算順便去看看海,看書上說那是百川會聚之處,那該有多壯觀啊!”少年的心情顯然很好,就算是和一個陌生人,也能絮絮叨叨地說上半晌。

    趙匡義心想汴京離泰山那么遠,離海邊更是不知道有多少千里了,這少年應是在這世上的時間不長了,所以那個老板才答應他的。這么一想,趙匡義便忍不住同情心大起,留在店中和這少年閑聊起來。

    這少年平日里少有同齡人作陪,一時大為欣喜,拉著他到一旁還未裝箱的酸木枝交椅上坐下,然后手腳麻利地燒了熱水煎了壺上好的清茶,又不知道從哪里翻出精致的茶點擺上。

    趙匡義在寒冬中走了一上午,此時喝了幾口熱茶,從喉嚨口一直熨帖到了心底,渾身都暖洋洋得舒服起來。他和這少年隨意聊了幾句,便發現這少年雖然年紀不大,但學識深厚,引經據典隨口就來,不由得暗中佩服。

    “對了,你打算買點什么啊?”少年拍了拍手中的點心渣子,好奇地問道。他此時已經對這個年少的客人大有好感,老板說過,賣不賣古董講究隨緣,他現在想賣他的古董了,應該不算過分吧?

    趙匡義也沒多想,便直接說了他想給他大哥買個禮物,慶賀升職用的。他一開始沒指望這少年能真給他找點什么東西出來,但看這少年微一沉吟,便從交椅上跳了起來,從一旁的箱子里翻出來個沉甸甸的長錦盒。

    “這是什么?”趙匡義只見這錦盒上的錯金銀藤蔓花紋,就知道光這個盒子就價值不菲。他有些心虛地摸了摸懷里的銀袋,心想他說不定連一個盒子都買不起。光看這少年身上的狐裘,還有這喝茶用的茶壺茶盞,就知道這家店里的東西肯定是無比金貴。趙匡義有點后悔留下了。

    少年并未說話,而是把這錦盒慢慢打開,露出盒內一把精美的玉斧。這把玉斧渾身白玉通透,沒有一絲瑕疵,也沒有任何多余的花紋,顯得古樸大方,看上去就覺得寒氣迫人,威嚴無比。這把斧頭并不大,只有人的小臂那么長。趙匡義只看了一眼,就無法移開目光,心中泛起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

    “斧,《說文解字》中解釋斧字上父下斤,父指一家之長。斤指砍伐工具,也指刑具。父與斤聯合起來表示一家之主所擁有的權威,可賞可罰。”少年的聲音徐徐傳來,“長兄如父,送玉斧給你兄長,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趙匡義也為之心動,他見這玉斧不像近些年雕琢的工藝,便問道:“這柄玉斧可有說道?”

    少年微微一笑道:“這是一柄玉斧,玉質的東西,并不是一個普通家庭可以擁有得起的。”

    “你是說……”趙匡義的雙眼微瞇,“玉質的斧應是一種禮器,難不成是哪位帝王所留?”他口中雖然如此言語,心下卻開始有些不屑,他原以為這少年與眾不同,結果和那些胡編亂造的店家也沒有什么兩樣。

    “沒錯,國這個含義出現之后,便有了君父這一詞,皇帝便是全體子民的父親,所以他治理國家所用的刑具就叫做‘王斧’。而‘王’通‘玉’,玉斧便是一個國家的權柄。”少年笑得眉眼彎彎,“據《六韜》記載,周武王有柄大斧,刃寬八寸,重八斤,柄長五尺以上,名曰天鉞。斧鉞在上古時期不僅是用于作戰的兵器,也是軍權和統治權的象征。而這柄玉斧,便是周武王號令天下的玉質天鉞斧。”

    趙匡義面無表情,實在是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應該說什么。這少年編故事也要編個可信的吧?周武王?他以為他是誰啊?

    少年像是并沒有看到趙匡義僵硬的臉色,依舊笑瞇瞇地說道:“我們來打個賭吧,只要你能拿住這柄玉斧,我就直接把它送給你。”少年說得無比慷慨,那是因為他知道這柄玉斧只有真命天子才能拿得住,其他人只要一握在手中,堅持不了片刻便會手腕莫名酸軟無力,即使再強悍的大力士也是如此。少年一直耿耿于懷,所以今日便拿出來想要再試一試,順便逗逗這個新朋友。

    趙匡義聞言一怔,這玉斧不過幾斤重量,這賭打得明顯有些侮辱他了吧!但他確實覺得自己就算跟他賭了也沒有什么害處,當下便毫不客氣,從錦盒里拿出玉斧,握在手中把玩。

    一盞茶的時間過去了,趙匡義把玉斧放回錦盒,不明所以地抬起頭朝少年看去。

    少年的笑容僵在了嘴角,雖然看上去百般不愿,卻也大方地把這錦盒塞了過去。

    趙匡義沒料到這少年當真把這玉斧眼睛都不眨地送給了他,他本不想要,但一思量這少年如此大方,打賭什么的不過是一種形式,說不定這玉斧根本就不那么值錢。趙匡義見那少年低頭喝著茶精神恍惚,便也不再叨擾,把懷里的銀袋掏了出來全部都放在了茶幾上,抱著錦盒心滿意足地離去。臨走前他聽到那少年小聲嘟囔著什么“真命天子”,但他卻并未在意。

    少年也不知道喝了多久的茶,才驚覺那人已經拿著天鉞斧離去,而此時坐在他面前的老板正看著桌上的銀袋若有所思。

    “老板,呃……天鉞斧今天被我賣了……”少年期期艾艾地解釋道,那人留下了銀子,應該算是賣了吧……好吧,完完全全的賤賣。“不過老板你不是說過能拿起天鉞斧的人就是天子嗎?賤賣給天子也沒什么吧?喏,壞了,他說是送給他哥的禮物,到時候他哥拿不起來天鉞斧就好笑了……哈哈……”

    這老板看起來也不過二十歲剛剛出頭,異常的年輕,卻面容沉靜,看起來與他的相貌著實不符。更穿了一身古老的黑色漢服,就像是從古畫中走出來的人物一般。他看著少年半晌,終于嘆了口氣道:“那天鉞斧雖然天子能夠拿得住,但相傳當年周武王打造了這柄天鉞斧后,便把這天鉞斧封印了起來,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為什么啊?”少年隱約知道自己好像是做了一件錯事,越發地不安起來。

    “因為這柄代表著權力的玉斧,擁有著令人猜忌的魔力,很少有人能抵抗得住啊……”老板的聲音淡淡低去,最終消散在店內縹緲的茶香之中。

    趙匡義回到家就把這柄玉斧送了出去,而自家大哥也如他所預料般,喜愛非常,一見之下就愛不釋手,當即便找來絲絳,隨身佩帶。

    趙匡義很高興自家大哥喜歡這柄天鉞斧,更是添油加醋地把這玉斧的來歷說了一遍。趙匡胤聞言哈哈大笑,并不在意。他自是不會相信自家這個才十二歲的弟弟出趟門就能為他買來一柄什么周武王的天鉞斧,這無非是店家的夸大其詞信口開河罷了。不過他還是心中喜悅,畢竟這也是自家弟弟的一片心意。

    再說這柄玉斧,確實甚是合他眼緣。而且他二弟言語中這柄玉斧的含義,更是讓他暗自在意。

    斧,意為權柄嗎?

    趙匡胤掩去眼中精芒,摸了摸趙匡義的頭頂,又問了幾句他最近書念得如何,這才揣著新得的天鉞斧欣然離去。

    趙匡義微松了口氣,他雖然知道那少年所言有些荒唐,但心中難免還是有些擔憂,生怕有什么意外。但他分明看著自家大哥把玩著那柄天鉞斧,半晌都未曾離手,那么這只能說明那少年應是一開始就想換個由頭,贈予他這柄天鉞斧的。

    大哥說這玉斧玉質潤澤,顯然不是普通物事。趙匡義思量之下,決定明天要和娘親預支些銀子,他今天帶去的零花錢顯然是不夠這柄天鉞斧的價值的。

    隨手收起依舊擱在桌子上的錦盒,趙匡義的眼角余光瞥見盒底鋪墊的錦布翹起了一角,另一面隱隱有墨跡的樣子。他伸手把那錦布拿起,抖開,待看清那上面的字跡后,不禁愣住了。

    “天鉞斧,周武王之斧,姜子牙姜太師所制,傳非天命之人所不能執。武王曾因此斧怒斬摯友,后大悔,言執此斧之人,猜忌之心大起,禍及左右,于武王十二年封印。”

    趙匡義反反復復讀了數遍,隨即輕笑出聲,并不以為意。他既認定那少年所說是編造出來的,那這片錦布則更讓他加深了這個判斷。

    不管怎么說,造假造到如此份上,他也是無比佩服那個少年背后的老板。明天記得去見見那人。喏,銀兩還是多管娘親要一些吧……

    趙匡義計劃得不錯,但是當他第二天揣著錦布和一袋沉甸甸的銀兩找到那條小巷時,那家名為啞舍的店已經不在了。空空如也的店面里,除了地上依舊留有灰塵和木箱的印記外,什么東西都沒有留下。

    那么多的木箱,短短一夜時間就都搬走了?

    趙匡義雖然心下疑惑,但他也知道那老板是要帶著那病重的少年去游玩的,他就算想找也找不到。所以便不再多想,把那條錦布隨手放在自己書房的雜物箱內,沒幾天就忘記了。

    他也不是不想找機會讓其他人拿一拿大哥的天鉞斧試試看,可是那天鉞斧大哥幾乎從不離身,找不到試驗的機會,趙匡義慢慢也就淡了心思。

    只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件本該被他遺忘的事,卻越發鮮明起來。

    他大哥隨后去了滑州當副指揮使,在戰場中驍勇善戰。趙匡胤隨后的家信中,特意提到了趙匡義送他的天鉞斧曾在危急時刻救了他一命。趙匡義沒有多想,反而覺得如果他送的是一柄利刃,說不定在戰場上的作用會更大。

    新登基的大周王朝皇帝郭威無子,他的內侄柴榮便成了他的養子,成為了皇位繼承人。太子柴榮因為此戰看中了趙匡胤,將他調到了自己身邊,提任為開封府馬直軍使。從地方副官一下子晉升為京畿重臣,趙匡義知道他大哥可以稱得上是平步青云,而這一年他大哥才二十七歲。

    十五歲的他站在城門口,看到白馬鐵胄輕騎回京的大哥,覺得無比的陌生,那戰場上凝練出來的殺氣與霸氣撲面而來,令人望而生畏。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吕梁市| 调兵山市| 大新县| 阜平县| 九台市| 涞水县| 湟中县| 中宁县| 新乐市| 玛多县| 措勤县| 高密市| 会昌县| 镇赉县| 大港区| 绥德县| 稻城县| 襄城县| 常熟市| 大厂| 钦州市| 长兴县| 延安市| 汝州市| 高清| 西平县| 象州县| 贵南县| 繁峙县| 息烽县| 大石桥市| 城固县| 鄯善县| 海林市| 汤阴县| 海丰县| 腾冲县| 大宁县| 凤城市| 丰城市| 三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