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真多虧你們四代人的堅守,我們才能吃到好吃的鍋包肉。”郝賢身邊,一個背對著他的男人用不太標準的漢語說道。這人白白胖胖的,膚色發色應該是亞洲人,郝賢覺得多半來自和之國或者高麗。 “白老師言重了,哪怕沒有我們家的傳承,太爺爺的鍋包肉也一樣會傳遍大江南北,這樣的名菜一旦創造出來,就沒有任何人能令它失色。我重開真味居不過是為了完成我爸爸和我爺爺的夙愿罷了,想力所能及地去將一些太爺爺的菜還原出來。”鄭新文的曾孫鄭書國回答道。 “這就是你爺爺鄭義凌整理的菜譜吧?我能摸摸看嗎?”白老師一邊問著,一邊使勁用餐巾紙擦干凈手。 鄭書國面前的桌上,放著一本破舊到極致的老菜譜,封面上用端端正正的字跡寫著:《老廚家京菜譜》鄭義凌整理撰記。 “這本菜譜是我爺爺手工刻板油印而成的,當時物資匱乏,用的都是舊紙,好不容易才將太爺爺的菜都記錄了下來。現在的哈爾濱菜里,有融合了京菜、魯菜、滿族菜,這些都是太爺爺擅長做的。其實他老人家還會做蘇菜,但在哈爾濱找不到合適材料,后來就很少做。菜譜你們可以拍照,摸就算了,已經很舊了,不小心點都可能把紙碰碎咯。”鄭書國回答道。 白老師有些遺憾地縮回了肉嘟嘟的手,向著一旁的攝影師說了句高麗話,對方便上前小心翼翼地給菜譜拍照。 郝賢雙目放光地看著這本菜譜,內心很想搶過來蹭蹭《彭祖廚經》。 廚經只能吸收他爸的筆記,讓郝賢猜測可能只有和自身有傳承關系之人寫的菜譜才能吸收。 而這本《老廚家京菜譜》,是他師兄的兒子整理出來的,里面全是他親愛的鄭師兄的菜啊! 廚經是不是就會愿意吸收掉給他開掛了? 不過郝賢現在不能亂來,窗外看起來在下雪,天寒地凍的,他不想被扔出去。而且這也不是他自己的身體,是白老師采訪團隊中的一名成員,不能讓對方事后替自己背鍋。 算了,我可是也在恭親王府學藝十年,這些菜我早晚都能琢磨出來! 等攝影師拍完,鄭書國就將老菜譜用包好收了起來。 “我已經迫不及待想要品嘗鍋包肉了,就最后再問兩個問題吧!”白老師漢語雖然不標準,但迫不及待想吃肉這部分聽起來莫名地有說服力。 “白老師請問!” “舉報你父親鄭雪章先生用領袖照片包食物的那個徒弟,后來你們搞清楚他身份沒有?”白老師這問題問的,連他寬闊的背影都寫著“我想吃瓜”。 “我爸爸其實知道,但他不肯說,一直到他去世前,他都沒有跟我們說出那個徒弟的名字,他只說:就是那個年代,誰都那樣,我不能把仇恨留給你們。” 鄭書國回答完,在場之人都一副唏噓。 郝賢更是默然無言,他親眼看著鄭義凌送被下放的鄭雪章遠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