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729節 我想念東林黨了!-《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3)頁

    攤丁入畝不算新鮮,實質上來自于“一條鞭法”。

    明朝中期之后,土地兼并嚴重,那些什么藩王啊、勛貴啊、官老爺啊、秀才以上的讀書人啊等等,他們是不用交農稅的,家有良田千萬畝,分文稅收不交!

    官府收不上稅,唯有拼命壓榨那些沒有免稅權的農家,如此引發了劇烈的社會矛盾。

    朝廷見不是路,當時的嘉靖皇帝琢磨著新法子去掙點銀子花用,推行了“一條鞭法”,由大臣桂萼在嘉靖十年(1530)提出,但實行起來困難重重。

    首輔張居正于萬歷九年(1581)推廣到全國。新法規定:把各州縣的田賦、徭役以及其他雜征總為一條,合并征收銀兩,按畝折算繳納。這樣大大簡化了稅制,方便征收稅款。同時使地方官員難于作弊,進而增加財政收入。

    張居正此法給大明續命,朝廷稅收不斷增加,國庫充裕,史書稱“太倉栗可支十年,庫積金四百萬兩”,萬歷朝的“三大征”打的是錢糧,張居正居功至偉。

    但他的方法,得罪了普天下的既得利益者,不會有好結果。

    張居正人走政息,東林黨瘋狂地清算,張居正死后家族遭遇迫害,子孫凍餓而死!

    至于“一條鞭法”,想都不用想,直接廢除,當我大東林黨的稅是這么好收的?!

    所以東林黨的戰斗力可怖,攤作他們一群瘋狗也似地撲上來,顏大少也怕,先發制人,干掉東林黨再說。

    至于顏常武的攤丁入畝,是在“一條鞭法”的基礎上更進一層,除將田賦、徭役以及其他雜征總為一條之外,針對“一條鞭法”的弊端:丁銀(人頭稅)和田賦仍是兩個稅目,現在土地兼并發展到登峰造極的地步,窮丁、無地之丁越來越多,在這種情況下繼續按丁征收丁銀,貧苦農民就會無力承受,這不僅使國家征收丁稅失去保證,還會由于農民畏懼丁稅流亡遷徙、隱匿戶口等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

    在東南亞,情況好得多,所有的土地都歸東南府所有,東南府將土地交由農民小戶和大種植園耕種,如果不種地或不開發,就收回土地,按土地收稅,不按人頭,不存在土地兼并的問題(類似天朝的情況,土地歸國家)。

    南明情況則不一樣,顏常武不能沒收所有的田地來搞土地改革,那么就干脆將中國實行兩千多年的人頭稅(丁稅)廢除,而并入土地稅,實行有土斯有稅,誰有田地就交稅的原則,那些窮丁、無地之丁就不用交稅了!

    顏常武得意洋洋地指出道:“攤丁入畝結束了地、戶、丁等賦役混亂的現象,完成了人頭稅并入財產稅的過程,徹底廢除了自西漢以來的人頭稅;由于征稅的對象是土地,官府放松了對戶籍的控制,增加了大量可以自由流動的勞動力,對活躍商品經濟起來推動作用;

    無地少地的農民擺脫了丁役負擔,不用擔心丁稅,就不會造反了,他們不再被強制束縛在土地上,可以去經商和打工,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將會起到了積極作用。”

    至于“火耗歸公”,明朝官員的收入不高,州縣官員不能借以維持生活,于是有所謂“火耗”。火耗又稱“耗羨”、“羨余”是正稅之外無定例可循的附加稅,也是默許州縣官在收正稅之外加征銀兩。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星子县| 阿拉善右旗| 山阴县| 惠安县| 扎鲁特旗| 武宣县| 株洲县| 松阳县| 望都县| 云浮市| 潞城市| 郁南县| 贵州省| 吉安市| 易门县| 海林市| 东源县| 玉溪市| 瑞金市| 平果县| 香港| 黔江区| 思南县| 翼城县| 瓦房店市| 松滋市| 潍坊市| 济宁市| 太康县| 桦川县| 武陟县| 湖北省| 集贤县| 濮阳市| 政和县| 手机| 达拉特旗| 阿勒泰市| 云梦县| 柳河县| 塔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