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州縣地方官員在得到這筆收入后,除滿足自己使用,層層進貢,至省級官員,又成為孝敬到京城官員,乃是“炭敬”、“冰敬”等。 朝廷降旨實行耗羨歸公,同時各省文武職官員于俸銀之外,增給“養(yǎng)廉銀”。各省根據(jù)本省情況,每兩地丁銀明加火耗數(shù)分至1錢數(shù)分銀不等。耗羨歸公后,作為政府正常稅收,統(tǒng)一征課,存留藩庫,酌給本省文職官員養(yǎng)廉。 這一改革措施集中了征稅權力,減輕了人民的額外負擔,增加了外官的薪給,對整頓吏治,減少貪污有積極作用。 打一巴掌給一個棗子,特創(chuàng)的養(yǎng)廉銀大幅提升官員們的收入,如兩廣總督熊文燦的官俸收入為400兩銀子,養(yǎng)廉銀高達5000兩銀子,總兵高杰官俸收入為200兩銀子,養(yǎng)廉銀為2500兩銀子。 更猛的就是土地階梯式收稅,天底下大大小小的地主們,他們看到或者聽到朝廷的詔令,無不發(fā)出陣陣絕望的哀嚎。 “地主收佃戶地租不能超三成! 農(nóng)稅依地而納,百畝田以下的門戶二十稅一,一百畝到五百畝之間的十五稅一,五百畝以上的一律十稅一! 除實封的勛田之外,一概交納農(nóng)稅!” 具體來說,某位大明親王按律封地萬畝,則該萬畝免除農(nóng)稅,但該位親王其余的土地,例如還有十萬畝,則按十稅一來收稅。 以前,親王憑借權勢,官府不敢向他收稅,那十萬畝是免稅的,現(xiàn)在就不能免稅了。 同樣地,一生潦倒,老年中舉的某范舉人,在中舉后,別人向他投獻五百畝土地,之前也是免稅的,現(xiàn)在同樣不能免了。 反正國家給權貴們的封地按實封免稅,實封之外,一概收稅。 可想而知,這樣的改革是相當?shù)孛土遥伋N浔葟埦诱€要張居正,徹底地站在了藩王、勛貴、官老爺、讀書人的對立面。 “一個海賊頭子能干出什么好事來,顏常武喪心病狂!” “這不是動搖大明的統(tǒng)治嗎?東南公名為明臣,實為明賊!” “姓顏的不傻,他這么做,是想讓更多的人口到東南亞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