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音樂會繼續的進行著。 淡綠色的水星緩緩旋轉著退隱下去。 本該如同以往套路,該緩緩旋轉出來散發光芒的木星卻并沒有動。 但就算沒有動,按照現實比例縮小的投影中,龐大的木星也散發著威嚴的氣勢,緩緩浮動的大紅斑顯得異常威嚴。 一個玄妙的符號自木星上浮現。 但旋即,一道光芒灑落,在觀眾們的眼前,神秘的木星下方,灑下了金色的光暈。 而李文音,也微微一笑,舉起指揮棒,定住身形。 眼神與樂團各首席短暫的溝通片刻后,輕輕揮動指揮棒。 《行星組曲》第四樂章-----木星,歡樂使者??! ...... 木星,英文名jupiter,意為朱庇特,是羅馬神話的諸神之王,對應的希臘神話神祇,自然是神王宙斯。 司掌律法,雷電的諸神之王!掌控天空神權的第三代神王! 而想起宙斯,又想了想這個樂章的名字,不少音樂家露出了“懂了”的眼神,笑的似乎意味深長。 歡樂使者......果然,神王是快樂的。 作為最高權力的掌控者......朱皮特在某些方面確實很快樂。 那點破事......完全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了。 ....... 有道是.......有所沾染的女神女人,一頁寫不下,起碼二十多。 其中外遇占一半,剩下的不是姑姑就是姐姐。 外遇中,有公主,有王后,甚至還有女祭司。 你以為這就是神王快樂的極致嗎?! ...... 甚至還有曾孫女,還特么有美少年。 就連變成牛跑路的女神都不放過,親自變成公牛一起愉快的玩耍。 就算是泰迪趙昊昊都自愧不如。 不過倒是也感覺還行,畢竟宙斯大兄弟和大地女神蓋亞即是祖孫又是母子甚至還是...... ...... 這不由得令人感嘆一句諸神之王真會玩,并且讓人露出羨慕且復雜的眼神。 神王的快樂就是這么枯燥乏味且單調。 但似乎.....這個樂章與神話故事沒什么太大的關聯。 這樣的想法也只是一閃而過,當作玩笑話。 音樂尚未開始,李文音那略顯莊重與神圣的姿態,便讓不少音樂家面露沉思。 似乎,只是將“木星”與“諸神之王”作為一個淡化的元素符號而已。 歡樂使者....... 在整個套曲中,從毀滅,重生,發展后的人類社會,似乎重拾歡樂。 看李文音的樣子,似乎“形式感”更大于歡樂一些! 輕輕的。 李文音的指揮棒猛然一揮,樂曲奏響,仿佛掀開了歡慶典禮的紅色幕布。 一開始,便是弦樂迅速的碎弓,沒有任何鋪墊,樂曲的上來就是歡快的節奏。 快樂就完事! 而這快樂,卻并不是單純的“哈哈大笑”形式,更加像是一種“享受節日”的感覺! 在小提琴的引導下,圓號帶著巨大的熱情襲來。 歡樂的氣勢帶有一絲莊重,喜悅之余更顯禮節。 仿佛要震蕩整個天地一般。 小號嘹亮的嗚鳴后,主題再一次的奏響。 而李文音雖然面露歡樂之意,但指揮的動作卻更加莊重得體,并不像之前“信使”那般調皮。 弦樂與木管構建出歡快的波浪。 臺下的音樂家們頓時忍不住頷首。 兩個樂句的對比,就將這開放性的樂段構成! 長號讓氣氛更加的熱烈。 大镲一響,簡短的間奏快速的推進高潮。 歡樂的氣氛,在一開始,便瞬間推向了頂點。 仿佛一個令人享受歡樂的節日降臨,讓人們為之歌舞。 ...... 但此時,不少的音樂家們卻有些表示疑惑。 體現歡樂的曲子很多。 但非常少見這樣一開始就“快樂至極”的處理方式。 你沒有前面的鋪墊對比,沒有漸進,怎么能讓后面更加深入人心? 就好像寫玄幻小說一般。 快節奏固然是很重要,但你要是主角發展的過快,三十章就給天道干死了,前期就算再亮眼.......你后期也很難寫啊! 小說至少還可以扮豬吃老虎不是? 音樂可沒法這樣。 如果說,這樂章的名字是“悲傷使者”,那么這樣的對比就能理解了。 可是你這....... 就在音樂家們想的功夫,樂曲進入首部的b樂段。 李文音的指揮動作看起來更加的歡快,樂團的演奏也愈發跳動。 簡短的動機,被小號吹響。 旋即,長笛與雙簧管跳脫的依次切入。 圓號有些莊重的音色作為小樂段的最終收尾。 仿佛通過不同的樂器,展現出了一幅幅畫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