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夜無話。 第二天,李文音一行人便離開了基地。 預計的拍攝第一周圓滿結束。 經過了一周的訓練,劇組也給嘉賓們放了一個假。 畢竟,這些明星嘉賓也有很多自己的通告需要趕,如果幾個月都帶在軍營里,熱度會消散的非常快,所以為了不影響正常工作,訓練時間很難連貫上。 而這一周錄制的題材,也足以水上三期,材料充足。 加點特效,水點蒙太奇,給點細節刻畫,再描述一下日常。 起碼四十分鐘。 一行人來到飛機場,準備各走各家,臨行的時候,林辰亮好奇的看著李文音帶著的奇形怪狀的樂器,忍不住打趣到。 “你這是又弄的什么?給你對象帶的特產?” “這個啊。” 李文音笑了笑。 “這可不是給別人帶的特產,不過說是特產也沒錯。” 掂量掂量背后的樂器,李文音說道。 “老維族的樂器,薩塔爾,十四世紀就流行在南疆喀什一代,后來逐漸傳到北疆和東疆,等到清朝的時候啊,已經是宮廷樂之一了,歷史悠久,音色非常有特點。” “這玩意是宮廷樂?” 亮哥看著這個奇形怪狀的樂器,不由得有點意外。 “見都沒見過。” “確實很冷門,回部樂舞。” 李文音對林辰亮解釋道。 “禮樂樂舞起源于周朝,魏晉南北朝推進,直到盛唐,宮廷樂舞發展到了最高潮,雖然明清已經日漸式微,但康乾這段時間,清宮樂舞發展也算是到了一個鼎盛。” “而清宮的樂舞,主要就是分為雅樂,宴樂,四裔樂舞,雅樂歌舞的政治與教化性極強,比較嚴謹,多用于祭祀。” “而宴樂,又叫做燕樂,主要是用在饗宴之上,用作娛樂,觀賞性與娛樂性極強。” “除卻傳統的這兩種樂舞外,清代多出了四裔樂舞這種少數民族的樂舞,就是指清王朝的八部兄弟民族樂舞以及外國樂舞。” “我一直以為禮樂樂舞全是咱們漢族的呢。” 林辰亮一愣,饒有興趣的說道。 “頂多也就知道唐代似乎是有西域的樂器舞蹈之類的進入宮廷,但......回部樂舞,跟回族是有什么關系呢?還有你說的其他民族樂舞?這個我沒想到的。” 聽聞亮哥的話,李文音點了點頭。 “畢竟五十六個民族嘛,來幾個特色的民族音樂到宮廷是很正常的。” “比如......《瓦爾喀》的女貞部樂舞,《朝鮮國俳》,《蒙古樂》,新疆地區的《回部樂》,藏族的《番子樂》,尼泊爾歌舞的《廓爾喀部樂》,緬甸的《緬甸國樂》,越南的《安南國樂》。” “怎么還和東南亞的那些國家扯上關系了?還有朝鮮?” 亮哥被李文音說的有些懵逼。 國外的樂舞咋還成為國內宮廷的樂舞了? “啥扯不扯關系的。” 李文音翻了個白眼。 “越南樂舞最有代表性的宮廷舞蹈還是福壽祿三星祝壽舞和八仙獻壽舞呢!整個亞文化圈哪個不是從咱這出去的?當年人家還得進貢呢!” “這樣啊,也是......長見識了......” 亮哥愈發好奇。 “所以你帶這個薩塔爾回去,為了研究嗎?” “當然,畢竟都是拉弦樂器,有共同之處的。” 李文音點了點頭,看了看手表,對林辰亮擺了擺手。 “走了,亮哥,回頭見,我得上飛機了!” “哦哦!慢點啊!回來給我打電話。” “嗯,走了!” 看著李文音走上飛機,林辰亮有些疑惑。 你京城的事情不是挺緊的么,怎么飛機是飛到西安的? ...... 西安歷史悠久,作為十四朝的古都,這里的歷史文化積淀非常的厚重。 一下飛機,李文音便直奔回民街,探索古都的文化之一。 吃! 琳瑯滿目的美食令人沉醉。 點完菜,老板端上來一個潼關的肉夾饃,一疊葫蘆頭,三支大串。 來到西安的人,最恨的,可能就是自己這吃不下多少東西的肚子。 美食太多,肚子太小。 油炸過的饃卻不見絲毫的油膩,哪怕配上夾著的肥瘦,也完全不會覺得油大,反而香的一b。 配上葫蘆頭與羊肉大串,這里簡直可以說是肉食者的天堂。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