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嘴里先吃著,再點一份小炒泡饃,甚至一度讓老板懷疑這人能不能吃的完。 旁邊的老板正抱著一個塑料碗,細心無比的一點點的掰饃。 僅僅是泡饃,西安人就玩出了不同的花樣。 單走,干拔,口湯,水圍城。 而小炒泡饃,則是在這基礎上,改變了烹飪方式,食材與口味,形成一種非常特殊的變種與分支。 小炒泡饃,就是讓顧客拿烙好的饃,一點點的掰成細碎的小粒,然后用牛肉下鍋一炒,味道可以說是相當的帶勁了。 但如果沒時間或者不會掰,其實也是會有人幫你掰的。 “老板,一天要掰多少饃啊?” 李文音笑著問向老板。 老板抬起頭,看了看眼前的外地人,爽朗的一笑。 “其實平時我很少掰饃的,都是自己掰的,或者服務員掰,你來的比較晚,服務員都下班了,我就給你掰一下了唄。” “其實吧,我說實話,你是外地人,肯定不太懂。” 老板笑了笑,對李文音說道。 “我們這個饃啊,都是自己慢慢的掰,才有感覺!” “不著急,細心的一點點掰成碎饃饃,這就是西安炒饃文化的標志!” 說到這里,老板嘆了口氣。 “現在的年輕人啊,越來越忙了,連過來吃個炒饃,掰饃的時間都沒有了,都是外賣,急匆匆的點,急匆匆的吃。” 聽聞這話,李文音也有些無奈的搖了搖頭。 年輕人的壓力越來越大,哪里還有時間放慢腳步,為了一口美食,坐在這里掰上半天的饃呢? “你點那么多,能吃完嗎?” “餓!” “哈哈哈!” 西安的炒饃,非常填肚子,吃下去,飽腹感非常的強。 仿佛像是為了下午的勞作做準備。 來到西安,就算是在繁華的都市里,李文音似乎也感覺到了一種高原黃土的感覺。 秦嶺,便是華夏的龍脈。 橫貫之下,與淮河,變成了南北的分界線。 就像這里巍峨的山脈一般,這里的人,似乎也充滿了一種豪氣的爽朗。 “小兄弟,來我們西安是干點啥?” 老板笑瞇瞇的問道。 “哈哈,來考察考察。” 李文音笑了笑。 “先在西安待一天,后天華陰的車票,去華山考察考察,準備在搞活動!” “華山搞活動?!” 老板明顯一愣。 “哈哈哈,年輕人真會玩,華山那么險峻,搞什么活動啊,你注意點安全。” “哈哈,放心吧,有數呢!” 李文音吃下手里最后一根大串,此時就已經感覺有了七八分飽。 “你這炒饃還能吃下去嗎?吃不下去明天再來,我給你重新掰個新鮮的!” 老板似乎看出了什么,呵呵一笑,也沒有在意。 每年總有幾個外地人眼大肚子小,不知道西安最管飽。 “不用那么麻煩。” 李文音看老板手里掰的半個饃,對老板說道。 “那就炒半個,至少解解饞,剩下半個給我打包,我明早吃,不能浪費。” “那好嘞!” 老板起身去給李文音炒饃去了。 李文音向著街道外看著。 形形色色的人,充滿了煙火氣。 叮鈴鈴~ 電話響起。 “喂?李文音,到西安了嗎?” 電話里,溫教授的聲音響起。 “已經到了,明天休息一天,后天我就去華陰。” “嗯,明天你去找張政委,他帶你去與當地人恰接。” “好的溫教授,您放心吧。” 掛掉電話,溫教授便發來了一條短信,短信里注釋了張政委的聯系方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