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取得信任的方法(下)-《大明梟臣》
第(1/3)頁
而治病救人,自己這一方相對村民則是處于了絕對的施舍恩情一方,村民們再無交易中彼此交換貨物的理直氣壯,而是會在交流中處于徹底的弱勢。
姜榆罔需要的弱勢不是為了讓自己對于村民有什么居高臨下的地位,而是要獲得正常的溝通與交流。他們對于村寨,就是純粹的外人,村民們盡管與安白有些交情,但是在溝通的過程中還是冷漠的。
明明自己為他們提供了可以解決燃眉之急的糧食,但是村民們仍然抱持著漠然甚至敵視的態度,這是人類對于外來者的天然的情緒,本質上也是一種對于自我的保護。
姜榆罔理解這種情緒,因為人與人的溝通之間天然存在著巨大的障礙——語言。
語言是表達的工具,但是確是一種不得已選擇的工具,因為它極其低效:人類在表達之前,腦中其實已經形成了要表達的內容,而這些內容轉化為語言的表達需要一番復雜的思考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這些內容被二次加工,最終得出來的結果甚至可能是與最初所要表達的內容完全相反的,幾乎所有的語言里有一個詞語來形容情況:說謊。
這是語言這種工具所具備的最大的缺陷——因為說謊的存在,而導致的表達謬誤。
它幾乎摧毀了人類彼此之間互相信任理解的根基,原本對于內容的表達的絕對謬誤,只會發生在相隔超長距離的溝通的情況下:因為太遠的距離導致無法驗證真實性,而讓表達存在了謬誤的可能性。
但因為語言對于表達的加工處理,就算兩個人面對面交流,所講的內容也可能是與所想的內容完全不同的,以至于人無法從語言交流中獲得信任,只能從行為表現的觀察中獲得。
這種觀察顯然必須是長期的,有大量的觀察結果作為佐證,才能是有效的。這正是排外心理的根源,而這種排外心理在古代社會的表現更是非常嚴重。
第一,除了對于行為的觀察,人們之間還可以通過各種約定去進行驗證溝通的真實性,但是越時間越早的古代社會,人們受到技術力的限制,能夠提供的約定驗證手段就越有限,對外人的新任越少,排外性自然就越強。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辉南县|
克什克腾旗|
资阳市|
虹口区|
抚顺市|
太保市|
白朗县|
卢氏县|
通榆县|
汝南县|
信丰县|
阿拉善盟|
旬阳县|
怀化市|
古浪县|
白山市|
鹤壁市|
和田市|
东海县|
鲁甸县|
河西区|
宿州市|
资源县|
大厂|
武隆县|
女性|
潍坊市|
沙坪坝区|
深水埗区|
安图县|
鲁山县|
祁东县|
南召县|
青岛市|
乐陵市|
南召县|
开封县|
淮安市|
乌兰察布市|
呈贡县|
定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