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陳遙還望著果兒直發愣,身后突然傳來道衍的聲音—— 直到此時,陳遙才想起,自己之前正是因為被叛軍追殺才會跌落馬背陷入暈厥,此時當不該是于樹下醒來,身側更不可能燃起篝火,若非如此,只能是有人于戰場之上將自己救下。 可是為什么,為什么要救自己,為什么不是救果兒呢? 念及此處,陳遙眼眶再度泛紅,他搖搖晃晃起身,轉頭回望,果見道衍大師與小李道長皆在此間,此時兩位仙家高人正圍著篝火,各自打坐。 陳遙拱了拱手,卻沒能說出些什么,只失魂落魄一般,也搖搖晃晃走到篝火旁,學著二人的模樣,盤腿圍坐火堆前,愣愣出神。 好半晌,道衍才緩緩睜開雙眼,目中神情無喜無悲,他開口問道。 “施主,今后將做何打算?” 陳遙聞言轉頭,呆呆望著面前這身懷神通的得道高僧,他能口綻金蓮佛光透體,他能瞰破奸邪移形換位,他…… 是啊,便是如此,又能如何? 就算別人能通天徹地所向無形,這些又和自己有什么關系? 又和他們這些凡夫俗子有什么關系呢? 他能做什么? 今后又如何打算? 細細想來,只能是…… “若二位不嫌棄,晚輩還有個不情之請。” 沉默半晌,陳遙突然開口說道,見兩位高人同時望向自己,陳遙苦笑一聲,喃喃說道。 “自濮州以來,晚輩承蒙二位高人幾番搭救,報答之心自不敢忘,如今還望二位高人成全,能將晚輩收入門下,晚輩愿受道衍大師衣缽,也愿拜入真人門下。若二位還有此意,那今夜還請收了晚輩這不肖之徒。” 何為不肖? 當是陳遙現下這般,又想習得佛門神通,亦不愿放棄道家法術,分投兩門還全無顧忌,可謂貪心不足蛇吞象,實屬欺師滅祖之舉也。 但貪心不足又如何? 欺師滅祖又怎樣? 這是西游的世界,九天之上有神佛,九幽之下存冥司,只要自己也能褪去肉體凡胎,只要自己也有通天之能,那無論是手刃王仙芝,還是將果兒從陰曹地府拉回來,都是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的小事! 道衍與李嵐清聞言對視一眼,兩人眼中神色復雜,有些許訝異,同時也懷著些許贊許,但更多的,卻是悲憫與嘆息。 “阿彌陀佛。施主何出此言?”道衍問。 “無量天尊,善人何故要集兩家之長?”李嵐清亦問。 “晚輩對這國無感,對這天下也無太多想法,非要說起來,無非是想獨善其身罷了,如今濮州城破,官軍潰散,晚輩相依為命的家人也于戰火中離散,果兒……果兒她……更是落得當下這般情景,若我不能為其做點什么,怎對得起她那一聲哥哥?” 提及果兒之事,陳遙眼圈一紅,上一世沒能守護好自己的果兒,沒想這一世亦是如此,這讓他無比痛恨自己,上一世是,這一世也是,所以即便背負滔天罵名,他也要習得人間最強之法。 權位更替朝代變遷如何? 天下大義蒼生浮沉又如何? 對陳遙而言,這些都與他再無瓜葛。 道衍聞言閉上了雙眼,合十誦經;李嵐清亦是負手而立不發一言,當下再次陷入死一般的沉寂。 陳遙也未再多言,遁入空門也好,拜入道門也罷,高人收徒除了機緣也講求心境一說,大概……自己剛才那番話沒能入二位高人之眼吧。 超凡脫俗乃為修行之本,哪有人為了一己私欲或是兒女情長而修行? 如此何來解脫涅槃一說,又何談追尋大道飛升成仙? 這么想是沒錯,但陳遙并不想解脫涅槃,也不想得道飛升。 “你本就是佛門中人,說與不說當也與貧道無關。” 過了許久,這李嵐清才再次開口說道:“但若想拜入道門……陳遙,貧道且問你,何為愛國,又如何看待呂圣公此人?” 關于愛國這個話題陳遙曾對梁大哥說起過,他不知為何當下小李道長對此事感興趣,又為何會提起呂公的話題…… 不過轉念一想,陳遙又覺得,大概是小李道長在考驗自己。 可他為何會說自己本就是佛門中人呢? 古人做事皆講禮數,陳遙聞言便也沒想太多,真人問,他便答,答完他自己再問便就是了。 想了想,陳遙便將之前與梁大哥所言簡單概括了一下,將守軍與叛軍都從這個范疇里剔了出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