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李思安用兵順勢則銳不可當、逆勢卻寡謀難斷。劉節帥既已重挫他的銳氣,正可合兵一鼓作氣擊潰梁賊,傳令三軍急行啟程,配合劉節帥統領的河陽軍夾攻追擊李思安部眾,且看他還能剩下多少殘兵敗歸逃回長安去!” ...只不過一日半之后,棄寨向西面轉移的李思安所部敗軍,不但驚懼的發現劉鄩統掌的河陽軍部眾陰魂不散的追擊而至。西南面也有渾厚悠長的號角聲傳來,地平線的另一頭,有無數的小黑點迅速集結,并逐漸匯集成一排排猶如怒潮的陣列,朝著這邊洶涌突進,大概三萬兵馬立刻要發動全力猛攻,以鋪天蓋地的聲勢碾壓過來。 諸部梁軍登時陷入慌亂之中,也有不少士卒立刻朝著李思安那邊望去。然而吊著膀子,腿股也被弩矢釘穿的李思安正癱在一輛馬車上,也再往往日跋扈霸氣的模樣,他慌張的來回張望周圍麾下將兵,到底也只從牙縫中擠出幾個字來: “撤!快撤!不必理由追兵,只顧朝西面逃去!” .....隨后幾日大小戰陣十余次,也都是以劉鄩、丁會、康懷英所統領的軍旅針對李思安所部敗軍的追擊戰為主。梁軍死傷枕藉、損失不計其數,先前殺入河陽軍地界的四萬兵馬,經陣亡折損、被生擒俘獲、乃至四散逃離,逃入梁國掌控下陜虢軍領地的殘部,已是不足萬人。 劉鄩與丁會迅速打掃戰場,只略作整頓,繼續向西面急行追擊,直至行軍到了東與河陽軍治下澠池縣接鄰,北臨黃河與晉地隔岸相望的陜虢軍下轄陜州邊界才暫緩追擊。 陜州在后世位處于河南接連豫、晉、陜三省的三門峽市地界,也屬于要隘之地。后來兩宋交迭時節,抗金名將李彥仙便曾在此死守兩年,大小兩百余戰打退敵軍,以牽制住金人進取關西諸地的腳步。 然而只眼下而言,此地畢竟還處于梁國治下,劉鄩、丁會聯手殺得李思安潰敗,將梁軍打出了河陽軍地界,可如今再要進軍,便是要進攻敵國領地了,是以也總要派遣快馬趕赴汴京,而向李天衢求詢: 陛下,前面已是陜虢軍藩鎮治下領地了,這場仗,還打不打?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