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劇烈的痛楚迅速蔓延開來,李思安狠狠咬著牙,他仍是滿面的猙獰之色,心想即便自己的嫡系騎軍損折慘重,當只要還留得一口氣在,重整軍旅,再來雪恥雪恨...然而劉鄩以夜襲劫營為餌,誘使李思安中伏事成,為了徹底擊垮李思安所部梁軍的下一步計劃,發動的時機也已然成熟。 李天衢這次沒有派出王彥章、符存審所統掌的京畿殿前司精銳,而另派出的那一路兵馬主將,本來應當率部立刻趕赴洛陽與劉鄩會師。 然而劉鄩一步百計的史載評述還真不是浪得虛名,尚還為親自揮軍趕赴新安之前,在他得知李天衢授意由他全權做主,主持這場戰事之時便已多留了一個心眼,又立刻派遣快馬告知前來支援的那員大將,不要與自己共同進軍。 梁國進犯河陽藩鎮的敵軍要對洛陽形成威脅,則必要途經新安。劉鄩則想到多了一路援軍前來,固然能壯大聲勢,可李思安必然察覺,也就起不到奇兵的效果。而揣度李思安用兵的風格,如果守方不會倚仗城防之險死守,而出城迎擊的話,他也勢必要趁著野戰,意圖集中兵力殲滅鎮守河陽藩鎮的主力軍旅。 如此李思安的注意力若是集中在新安一隅,那一路援軍卻可以向西南面迂回,屯駐于河陽軍洛陽治下,而在后世劃分為縣的伊川地界,實則與北面梁軍的營寨相距也不過一百二三十里的路程...... 劉鄩從一開始就算計的明明白白,眼光更沒有只放在眼前一隅。李思安就算不中計,我死守便是,還有一路援軍可做牽制;而你一旦中招,那么你隨后幾日,也就別想睡個安生覺,就只管承受我軍連環不絕的猛攻吧。 李思安中伏潰敗,率領殘部奔逃歸寨,也只得連夜棄寨往西面退去的消息。在第一時間經快馬星夜疾馳,向駐扎在壽安地界的軍旅報說得分明。而聞報的那員統軍大將點了點頭,忽的又嘆言道: “李思安那廝倒是沒變,還是容易頭腦發熱啊......” 畢竟早年都曾跟著朱溫打天下,丁會不但與李思安做過太長時間的同僚,他當初還曾在宣武軍藩鎮做過權掌軍機謀劃、軍將調遣職事的都押衙,對于李思安行軍打仗的路數,他相對也更為了解。 看不慣朱溫屠殺唐廷滿朝公卿,以及弒帝篡唐的暴行,丁會立刻決議舉兵倒戈,投從于李天衢。時至今日,也早以魏國的臣子自居。既是決斷的干脆,再與往日的同僚交手也不必再留什么情面。丁會遂長身而起,斷然下令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