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然而海科.福格爾并沒有停止對“哈哈杯”邀請賽的批判,他繼續說道了別的問題:“剛才我看錄像的時候,還注意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關于比賽的節奏。我不知道是比賽規則的問題,還是主裁判的水平問題,比賽的節奏可以說是亂七八糟,一點都不流暢。他對犯規的控制非常的差,其實這也是我這段時間看到的絕大部分青少年比賽的問題。” 接著海科.福格爾談到了自己對青少年比賽的了解:“少兒球員的犯規,通常是由于失去身體平衡而摔倒,甚至僅僅由于身體笨拙。這種情況經常發生,教練和裁判應當把這種犯規視為少兒足球的一部分,不用每次都過于認真計較。教練在場邊有時候會為了一次犯規和任意球爭執得怒不可遏,這對比賽氣氛影響很不好。界外球應當采用腳傳球入場的方式,而不是手拋球,這樣做一方面讓比賽更流暢,另一方面小球員經常多次手拋球違例,導致比賽斷斷續續。如果不是太正規的比賽,少兒足球階段,不應讓某名球員始終充當守門員,而是讓球員輪流把守球門。” 對于海科.福格爾的說法,張升是深有體會的,因為隨時攜帶著系統,張升能看到球員適合踢的問題,所以無需讓小球員們在多個位置進行試驗。但是張升在獲得系統之前,對青少年球員的位置判斷也不是非常的準確,張升還清楚的記得自己在剛獲得系統的時候,那時候張升還在萊比錫紅牛隊俱樂部的青年隊執教。在獲得系統后就通過系統調整了多名球員的位置。 張升自認為自己還算是一名比較優秀的教練,就連自己這樣的教練都無法把所有的球員都放到最適合的位置上,那么國內的這些青少年教練更是會浪費小孩子的天賦,把他們放到不適合的位置上去踢球。 在張升通過系統召喚的球員里,很多就是因為位置不對而沒被挖掘出來的,李云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如果教練能在孩子從少兒時期就開始多打一些位置,那么就能早一天的發現小球員應該踢的位置,海科.福格爾的做法正是如此。 海科.福格爾看到張升沒有說話,好像在思考什么事情,也停了下來,給時間讓張升消化一會。從沉思中回到現實的張升連忙對海科.福格爾說道:“你還有什么繼續說,我聽著。” 海科.福格爾在喝了幾口咖啡后接著說道:“其實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那就是家長。不僅是剛才我們錄像里的比賽,不要說我來到中國之后看到的情況,即使是我在德國和瑞士的時候,也對很多家長的舉動不是很贊同。我們當然希望比賽獲勝,但不要看得太重。家長的角色應該是在場邊觀看比賽、歡呼、鼓勵球員。一旦球員受到場邊的指責和批評,他們往往會表現得更糟糕,甚至最后失去了踢球的樂趣。” 聽到海科.福格爾講到這個問題,張升不禁苦笑了起來,海科.福格爾說的這個問題在國內是非常的嚴重的,何止是對自己的孩子進行批評,這些家長有時候甚至會鬧出一些難以置信的事情。 比如在2016年10月由廣州億達足球俱樂部主辦的億達銳克金秋杯國慶邀請賽上,一些小球員的家長因為在之前的一場比賽里輸給了另外一只對手,加上這個對手隊伍里有超齡球員,而且球員在比賽的時候動作也很大,這些家長為了“教訓一下”這個對手,在決定冠軍的最后一場比賽前串通起來一起讓孩子們打假球,這些孩子們在踢比賽的時候居然帶這球往自己的球門里踢,最后他們也以2比25的超大比分輸掉了比賽,讓對手以6個凈勝球的優勢拿到了冠軍,之前擊敗他們的球隊則拿到了亞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