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跟阿薩姆不同,曼尼普爾不是一個容易發展的地區,這里沒有大河通往大海,主要以山地為主。東部跟緬甸以若開山脈、納加丘陵為界,西部、南部跟孟加拉接壤,北部就是阿薩姆王國。 曼尼普爾相當于后世印度的曼尼普爾、米佐拉姆和特里普拉三個邦,土地面積跟北邊的阿薩姆王國其實差不多。但山地占了國土的一半,可以開發的谷地只占了百分之四十左右。而且被封閉在一個個山谷地帶,交通極為落后。而且民族眾多,分割的地形,非常容易形成獨立的民族。能夠明確區分開來,在語言、文化上明顯不停的民族,就有三四十個。 這樣的一個國家,想要發展起來,當真是地獄難度。 對比一下北方的阿薩姆,皇太子在這里經營的時候,費盡了心力,吸引了大量移民,才終于發展起來。而曼尼普爾連移民都吸引不到。周淳成為阿薩姆國王之后,對這里幾乎是放任自流的,為了吸引投資,甚至將一些地區的管理權都授權給一家家商業公司。采取高度自由化的政策,只要能帶來錢的,就能得到一切。結果阿薩姆人口在最近三十年中,從八百萬人增長到了三千萬,翻了三倍。 而曼尼普爾在皇太子執政的時候,人口一百多萬,交給周固后的二十多年中,也只增加到三百萬人。 但周固這個皇太孫在這里的執政,卻得到了高度的認可。曼尼普爾經濟落后,發展條件差,周固主要精力放在改善交通和鼓勵教育上。他將財政的絕大部分都用來發展教育。結果阿薩姆人口眾多,經濟發達,可識字率勉強達到一半。但曼尼普爾卻建立了覆蓋所有人的學校,識字率高達九成。 鑒于沒有出海口的劣勢,周固用了二十年時間,用緊縮的財政修建了一個覆蓋全國的鐵路網,鐵路網的核心還不在國內,而是屬于孟加拉的吉大港。國內所有重要城市,都有通往吉大港的鐵路。 吉大港所在的孟加拉,歸非洲公司管轄,因此周固加強跟非洲公司的關系。除了吸引投資的考慮之外,他更需要通過非洲公司的商業網絡,出口曼尼普爾王國的物產。 用了二十年時間,曼尼普爾人口從他接手時候的一百多萬,發展到了三百萬人,盡管連阿薩姆的一成都不到,但相比貧弱的基礎來說,堪稱脫胎換骨。 經濟上,除了改善交通之外,還高度重視農桑,山地眾多就種植茶葉,山谷平地,這植桑養蠶,花費重金建立了桑蠶學校,繅絲、織稠,盡量延長產業鏈。 這里的桑蠶業之發達,甚至已經取代了中國,成為非洲市場上的第一大絲綢供應國和第一大茶葉供應國。利用桑蠶、茶葉、造紙等工業,將一個貧弱的國家,變成了一個工業產出和稅收高達七成的工業國。 搞教育、修鐵路、培養產業,這些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本,但更需要的是耐心,這被看作是皇太孫最大的優點。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