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不如讀書去-《劍來》
第(1/3)頁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悠悠我心,青青子衿。
若是思無邪,男女情愛與山中求道何其相似。
“先生,這場雨下得有些不一樣。”
寧吉追上陳平安,出門的時候沒有帶傘,師兄趙樹下一般都是最早去往源頭村塾的,在那邊準(zhǔn)備好早餐。
沒料到會半道下雨,虧得沒跑幾步,就遇見了出門前好像就對這場大雨未卜先知的先生,真是學(xué)究天人。
少年視線精明,炯炯有神。
這就是最好的修道資質(zhì)。
可能就連浩然天下各國欽天監(jiān)望氣士,都看不到少年眼中所見的光景。
而在陳平安眼中,這場注定會連綿不絕下好幾日的大雨,其實每一滴雨點,都是一個蘊藉道氣的金色文字。
既有散道,就有得道。
但是世間,尤其是頂尖宗門的“未雨綢繆”,憑借各種陣法、手段,“接雨”有無效果,效果如何,就目前而言,尚無驗證。
恐怕只能等到雨停,或是雨停之后動輒數(shù)十年百余年漫長歲月,通過各種大大小小的道法機(jī)緣,才能夠得到一種漸進(jìn)式的證明。
唯一的例外,恐怕就是那些已經(jīng)觸及“天高處”瓶頸的大修士,這一小撮山巔人物,才可以得到一種相對直觀的觀道。
相信不少深謀遠(yuǎn)慮的人間大修士,內(nèi)心深處都希冀著通過這場散道來打破飛升境瓶頸。
陳平安放緩腳步,將雨傘傾斜向?qū)W生,一起走向?qū)W塾那邊,笑道:“不一樣,這個說法相當(dāng)不錯,很好了。”
三教祖師散道,就此與人間作別,聯(lián)袂趕赴新天庭,與試圖重演天道、布置人間的周密對峙,就是一場“天上”。
所以這場雨“下”得當(dāng)然會不一樣,萬年未有。
照理來說,凡俗夫子是幾乎沒有任何感觸的,寧吉卻能夠敏銳察覺到這場滂沱大雨的異于平常,本身就是一種修道“資格”的證明,以及認(rèn)可。
寧吉有些赧顏,自己只是一個隨口胡謅的說法,不曾想竟然在先生這邊獲得口頭嘉獎。先生可不輕易夸人。
陳平安說道:“寧吉,想不想學(xué)習(xí)仙術(shù)?”
寧吉毫不猶豫道:“想,當(dāng)然想學(xué)。”
這些年相依為命一起逃難到玉宣國京城的爺爺,如今老人已經(jīng)返回家鄉(xiāng),哪怕時過境遷物是人非了,故鄉(xiāng)終究還是故鄉(xiāng)。
寧吉就想著學(xué)有所成,可以早點獨自負(fù)笈游學(xué),去那邊看看爺爺。聽先生說過,陸掌教傳授了爺爺一門足可強(qiáng)身健體的導(dǎo)引術(shù),當(dāng)個長壽老人不難。其實這還是陳平安說得含蓄了,如果完全按照陸沉的說法,只要還有那個開枝散葉的心氣,枯木逢春老來得子都不難。
在“收尾”這件事上,陳平安跟陸沉都屬于同道中人,不會拍拍屁股一走了之,很在意好聚好散和善始善終。
陳平安笑問道:“如果有朝一日學(xué)成了仙術(shù),你最想做什么事情?”
寧吉老老實實回答道:“沒想過這個問題,先生,是不是得等我給出一個滿意的答案,才能學(xué)習(xí)傳說中的仙法啊?”
聽說那些騰云駕霧的學(xué)道之人,不管是少年道聽途說,還是書上看來的,好像上山之初,都要立下大志向,上山之后,都要付出大毅力大心血,期間還要經(jīng)歷諸多困難和考驗,才有可能得道成仙。
陳平安搖頭笑道:“只是隨口一問,跟你差不多年紀(jì)的時候,如果有人問這種問題,估計我也答不上來。”
什么修齊治平,三不朽,吃冷豬頭肉,什么攜山岳跨湖海,力挽狂瀾于既倒,聽都沒聽過,讓當(dāng)年的泥瓶巷少年如何回答。
學(xué)拳練劍,搭長生橋,求活而已。
寧吉抬起頭,笑容燦爛道:“先生,多說說山上學(xué)問,我打小就愛聽這些,哪怕不學(xué)仙法,都覺得有意思。”
陳平安想了想,緩緩道:“如果只說狹義上的煉氣,你不用將修行仙法看得太高遠(yuǎn)太玄乎,簡單將其視為一門手藝活就行了,跟窯工燒瓷、農(nóng)夫種田、夫子教書沒什么本質(zhì)區(qū)別,只是修道的門檻,比起市井百家工藝確實要高些,誰資質(zhì)好,誰就學(xué)得快,這就叫祖師爺賞飯吃,比如古書以為諸得仙者,皆受命于道氣,是天地自然所稟,是法地財侶的大集合。只不過這種說法,難逃宿命論的窠臼,先生對此是存疑的。但若是廣義上的修道求真,門檻就高了,不得不承認(rèn),除了個人心性,得講一講老天爺是不是賞飯吃了。”
說到這里,陳平安從袖中摸出幾張符箓,屬于山上比較冷門生僻的“一字符”,分別用篆、隸和楷體寫了同一個字,“仙”。
將三張符箓遞給寧吉,陳平安微笑道:“先收好。我近期會傳授給你一種劍氣十八停的吐納法門,以后你在求學(xué)和煉氣之余,閑暇時可以悉心觀摩這個‘仙’字,偶有心得就動筆記錄下來,這不是給我給任何外人看的課業(yè),是你寫給自己看的,用來記錄不同年齡不同階段的讀書體會,別小看這一個字,就覺得不是讀書了,遠(yuǎn)古歲月里,那些道士和書生,好些綿延至今、香火不斷的大學(xué)問,最早都是從一二字或是某一句話而來。”
寧吉與先生道謝,再小心翼翼收好三張符箓,放入懷中,少年摸了摸胸口,輕輕撫平,好像如此才安心。
陳平安微笑道:“沒有幾個人敢說自己書讀完了,但是書讀通了,這種境界,你我還是可以求上一求的。”
寧吉拍了拍心口,少年好像吃了一顆天大的定心丸,咧嘴笑道:“先生說的每一句話,我都記著呢,每天睡覺前都會仔細(xì)回想幾遍。”
先生是一個很能將就的人,飲食住行都沒什么要求,但是先生唯獨在讀書一事上,很講究,講究得很吶。
比如某些被先生時常翻閱的手邊書籍,只要翻開,外人一眼就可以看出先生看了幾遍,因為第一遍批注,都是蠅頭小楷的墨字,第二遍是“朱批”,在旁白處落筆的朱紅文字就會相對隨意些,可能是行書,甚至可能是草書,第三遍看書就會用上青綠墨錠研磨蘸墨的校書文字……
道理再簡單不過,就是一句“看書不動筆,等于白看書。”
所以這么個最簡單的讀書“獨門心法”,是不用陳平安如何苦口婆心講述道理給學(xué)生寧吉聽的。
寧吉自然而然就會跟著先生有樣學(xué)樣,照搬就行了,上次在落魄山,小師兄崔東山就送給他一方葫蘆狀硯臺,作為同門同硯的贈禮,背后銘文二字,“依樣”。
大師姐裴錢說自己不擅長讀書治學(xué),就送給寧吉一袋子神仙錢,說以后你瞧見了心儀的書籍,至少可以不用去看價格。
曹師兄則送給寧吉十幾本書,讓寧吉先看哪幾本再看哪幾本,為何看如何看,曹晴朗都說得很細(xì)致。
這可能是文圣一脈的老傳統(tǒng)了,同門見面,是從來不喜歡談各自境界修為的,更多還是在求學(xué)一事上邊下功夫。
陳平安笑道:“下次再去落魄山,還會緊張嗎?”
寧吉說道:“肯定還會緊張,但是不會那么緊張了。”
陳平安點頭道:“先生可以教你一個我自己琢磨出來的訣竅。為人處世,事上勿傷大雅,待人接物,話上無傷大雅。”
寧吉眼睛一亮,“好記好學(xué)!”
陳平安笑道:“好記是好記,未必好學(xué)。”
人生在世,奔波勞碌,對陳平安來說就是一場場……偷拳。知不足,見賢思齊,見好就收。
等到哪天“無拳可偷”了,大概就算真正躋身了“我已經(jīng)是宗師”的境界。
寧吉說道:“我就是學(xué)個皮毛,與先生說的‘學(xué)好’,差了十萬八千里呢。”
陳平安再次伸出手在雨傘外,那些金色文字的雨點,打在手心上邊,陳平安發(fā)現(xiàn)還是接不住,其中文字道韻會自行流散,若是長久以往,保持這個姿勢,還有點燙手。陳平安剛才還嘗試著將這些黃豆大小的雨點,納入人身小天地的光陰長河當(dāng)中,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同樣留不住那些金色文字,強(qiáng)行為之,成篇文字是可以蓄水成池塘,可惜那些金色道氣還是會消逝不見,仍是剩下死水一潭。
不是陳平安自負(fù),當(dāng)他無法以本命飛劍和術(shù)法手段留住道韻,這就意味著很多的飛升境修士都是一般處境,這也正常,或者說這才是符合三教祖師身份的散道方式,山巔修士試圖以氣力解題是癡心妄想,估計正確答案還是道心道力,內(nèi)心是否真正認(rèn)可三教學(xué)問根祇,才有機(jī)會接受這份大道饋贈。
寧吉也有樣學(xué)樣,伸手去接雨水,雨點噼里啪啦敲打在掌心,打得少年生疼,好大雨,少年呲牙咧嘴就要收回手。
陳平安神色微變,將傾斜向少年的雨傘重新擺正,拍了拍少年的肩膀,笑道:“寧吉,我估計這場雨要下很久,你自己跑回住處去拿把傘,我在這里等你好了。不著急趕路,記得換一身衣衫。”
寧吉本就有這么個打算,離著村塾還有一段路程,總不能先生為了照顧自己,就讓雨水打濕先生的肩頭。
少年二話不說就原路折返,飛奔在大雨中,腳步輕快身形矯健,每一次呼吸,少年頭頂便有一陣白霧升騰。
陳平安站在原地,很快就看到換了衣服再跑回的少年身影,寧吉手里撐傘,腋下還夾著一把油紙傘,是給趙師兄的。
多大的幸運,才能夠與這些學(xué)生、徒弟們相逢于彼時與此刻。
寧吉一路小跑到陳平安身邊,壯起膽子問道:“能不能問先生一個問題。”
陳平安笑道:“這有什么能不能的,只管問。”
寧吉好奇問道:“先生想要成為一個怎么樣的人啊?”
陳平安伸手摸了摸少年的腦袋,給了一個不是答案的答案,“若問先生去何之,學(xué)生行到即自知。”
寧吉佩服不已,“又記住了一句可以當(dāng)那座右銘的金玉良言,果然先生學(xué)問還是大。”
陳平安輕輕一拍少年腦袋,氣笑道:“以后多找曹晴朗聊學(xué)問,少跟崔東山扯閑天。”
寧吉小聲說道:“小師兄其實學(xué)問也蠻大的,好些勸勉我虛心求學(xué)的道理,都說得特別好。”
陳平安隨口問道:“比如?”
寧吉說道:“比如小師兄問我一個人明察秋毫,不見輿薪,可乎?我當(dāng)然一知半解,不敢胡說八道了,小師兄就自問自答,幫我解惑了,先說了句‘贈君一法決狐疑’,再讓我務(wù)必珍惜每天與先生朝夕相處的寶貴機(jī)會,多看多聽多學(xué),書里書外學(xué)到三四成功夫,就足夠讓我受益終身了。”
陳平安無奈道:“你真信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等县|
金川县|
迁西县|
栖霞市|
恩平市|
慈利县|
乐山市|
洪江市|
石首市|
芦溪县|
松原市|
柏乡县|
陕西省|
崇阳县|
徐水县|
泾川县|
社旗县|
金湖县|
焉耆|
饶平县|
萍乡市|
丹东市|
泾阳县|
即墨市|
南木林县|
莆田市|
阿克苏市|
织金县|
深圳市|
平安县|
桐乡市|
阳春市|
西宁市|
崇礼县|
桦南县|
濮阳市|
大足县|
台北市|
晋州市|
阿鲁科尔沁旗|
洪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