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七章 拔野古孝德-《奮斗在紅樓》
第(1/3)頁
敦煌、瓜州都是位于沙漠中的綠洲。瓜州位于疏勒河旁,北面便是北山山脈,將之與哈密、柔遠(yuǎn)等地阻隔。
如此地形,除卻人的因素,春季時(shí)龜茲失守,局勢崩潰后,敦煌、瓜州一線能守住,并非無因。
北山山脈,東至弱水西岸,西南楔入羅布泊洼地東緣,南起疏勒河北岸戈壁殘丘,北迄阿爾泰山脈(今中蒙邊境)。最高峰2583米。山中氣候寒冷,降雨量少。無常年的河流、湖泊。暴雨后,干河床、洼地會有積水。
同時(shí),低洼地帶有泉水,以此而形成綠洲。常見的植被有假木賊、霸王、麻黃、小鹽生草、針茅、錦雞兒、蒿屬等。北山這里的植被覆蓋度極小。但比之周邊的荒漠地區(qū)強(qiáng)太多,依舊是重要的牧場。
八月十三日的夜晚,棕色的北山荒漠中一處小綠洲左近,遍布著軍營。各種旗幟飄揚(yáng)。
若是有周軍的精銳斥候在此,即刻可分辨出來,這是拔野古的本部騎兵和聯(lián)軍。以旗幟分辨,共二十旗,計(jì)二十萬人。
明朝末年,女真崛起于長白山、遼東。寇掠中原。神州幾近陸淪。周太祖起兵于江西,據(jù)有江南,驅(qū)逐韃虜,光復(fù)山河。而塞外蠻族,曾臣服于女真。被編為旗兵。深受女真影響。
故其軍事編制以旗兵編練。集軍事、生產(chǎn)、政治于一體。但,將一旗的基準(zhǔn)人數(shù)擴(kuò)展為萬人。領(lǐng)兵者稱都統(tǒng)。基本都是各族的大將充任。同時(shí),因周朝兵鋒強(qiáng)盛,勝多敗少。草原蠻族并無火器部隊(duì),俱是騎兵。故復(fù)舊元制:旗中下設(shè)千戶、百戶、十夫長。
中軍大帳中,十幾名胡將正圍聚在一起飲酒、晚宴。篝火熊熊。烤羊金黃,酥脆,油脂滴落在松香木上。羊奶酒一碗碗的被倒出來。空氣中飄著奶香。
今晚坐在這里用餐的都是拔野古的本部將領(lǐng),和關(guān)系比較親近的胡將。如:同羅、薛延、回紇等部的大將。
居中而坐的是一名中年男子,約五十多歲。須發(fā)、眉毛皆是半白。穿著一身綠綾長衫,坐在案幾后,目光平靜、沉穩(wěn)。這是拔野古部的王族拔野古土門。
而外界盛傳的拔野古領(lǐng)兵的首領(lǐng)拔野古孝德,則是坐在他的左手下側(cè)。其實(shí),拔野古孝德今年不過15歲,雖然騎射俱佳,但如何能統(tǒng)領(lǐng)大軍?
胡兒性情狡詐,并非虛言。拔野古孝德被推到臺前,是故布疑陣。
雍治十六年秋。榆林總兵王子騰率麾下精兵4萬人出塞,進(jìn)擊漠南的察哈爾部。斬首一萬二千人。打得察哈爾部元?dú)獯髠h(yuǎn)遁漠北。拔野古孝德所屬的部落,隸屬于察哈爾部。追隨著遷往漠北。
然而,拔野古孝德得到雄踞在漠北的拔野古部伊林可汗第三女宛國公主的青睞。由此得以提拔重用。
雍治十七年,拔野古部聯(lián)絡(luò)同羅、薛延、回紇,進(jìn)擊北庭,征服鐵勒諸部。隨即越過天山,在天山南麓,與大周會戰(zhàn),繼而奪取龜茲。以四部的實(shí)力,并不足以征服西域全境。
然而,周失其鹿,群雄競逐。雍治十七年、十八年,西域全境戰(zhàn)亂不休。而撅取擊敗周朝最大利益的拔野古聯(lián)軍,則是試圖奪取周朝在西域最后的據(jù)點(diǎn):敦煌、瓜州。
第一,這里的水土豐美,人文薈萃,可作為養(yǎng)兵之地。
第二,戰(zhàn)略上將周軍逼回到嘉峪關(guān)。拔野古部可以放心的與察哈爾、仆骨、喀爾喀等部競逐草原霸權(quán)。
拔野古土門大口飲著馬奶酒,胡須上沾著酒漬,左手抓著羊腿,咀嚼著烤羊。聽著諸將議論,即將到來的大戰(zhàn)。諸將都在請纓出戰(zhàn)。奪取頭功。
一名胡將謹(jǐn)慎的道:“周人火器犀利,我等不可輕敵。”幾番大戰(zhàn),都是有額外的原因,才得以取勝。騎射對火器,只有射程和機(jī)動的優(yōu)勢。
旁邊的一名大鼻子胡將哂笑道:“婆實(shí),你的膽子什么時(shí)候變得這么小?我等聯(lián)軍,跨越北山擊敗周人,輕松的很。你還是憂慮你們同羅部能否搶到足夠的漢人女子吧。”
帳中諸將大笑,“哈哈!”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德县|
安徽省|
太保市|
广州市|
岑溪市|
北安市|
潼关县|
夏津县|
怀仁县|
钟山县|
都安|
洪江市|
瑞安市|
株洲县|
修水县|
昌江|
宜兴市|
姚安县|
平度市|
习水县|
鄂温|
舒城县|
荥经县|
志丹县|
夹江县|
上栗县|
武鸣县|
温宿县|
炉霍县|
澄城县|
色达县|
衡阳县|
通州市|
泾源县|
江川县|
八宿县|
临沂市|
天镇县|
西畴县|
渑池县|
凌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