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六章 敦煌!-《奮斗在紅樓》
第(1/3)頁
西域,這是一個廣義的地理名詞。于周朝而言,東起敦煌,西至咸海,阿姆河流域、吐火羅地區(囊括今阿富汗、巴基斯坦北部地區)。北至夷播海、準噶爾沙漠,南至昆侖山脈、青藏高原。
在這東西萬里的廣袤疆域中,在正東方,接天連地的沙漠中有小小的一角綠洲:敦煌。
國朝于雍治十四年,出兵十萬,調集京營、九邊精兵,征伐西域,得有全境。置西域布政司,下轄二十八州府、軍鎮,總人口約四千萬。至雍治十八年春,西域全境盡失。
賈環于八月十日,一行五十余人出嘉峪關,于十三日抵達700里外的敦煌地界,踏入這舒展的西域畫圖中。
傍晚的夕陽,照射在漫漫無垠的黃沙上。晚霞千里。地平線盡頭,綠洲的輪廓,城墻越發的清晰。
光禿禿的戈壁灘上,賈環一行風馳電掣,馬蹄聲震動著大地!
這突入其來的騎兵隊伍,引起了敦煌城外遍布著的軍營,哨崗的注意。雄健,蒼涼的號角聲在晚霞中響起。將賈環從吊古懷今的情緒中拉回來。
三天的旅程中,騎馬趕路,放眼看去,全部都是戈壁灘,陡然間看到水草豐美的綠洲,那種欣喜,可以想象!何況,賈環前世里,還來過敦煌旅游。這里璀璨的佛教文化,令人贊嘆。
此刻敦煌,與他那時來看的敦煌,大不一樣。他如何能不感慨?
然而,鋪面而來的是戰爭的氣息!
一會兒,一支十人的斥候隊伍從軍營中逼近。為首的小旗,約二十多歲,帶著紅纓頭兜,披著鎖子甲,穿紅鴛鴦襖,橫跨腰刀,背著弓箭。馬背上有箭囊,火銃。
姓魏的小旗帶著下屬,一一查驗賈環等人的文碟、腰牌后,予以放行。外松內緊。
“賈大人,進城西行三里,就是總督府所在。”魏小旗告知賈環總督府所在。行一個軍禮,翻身上馬,奔馳而去。
國朝的軍禮,抬頭挺胸,以右大臂貼緊側胸,小臂彎向左肩內側,指尖觸及靠近脖子的鎖骨部分。寓意是:右衽之道,漢統至上。
賈環目送著伺候隊伍遠去,騎在馬上,眺望著遍布在敦煌四周的軍營。營區前后左右,法度森嚴。還有遠方,并不算堅固,比嘉峪關顯得矮小的敦煌城。
沈遷策馬到賈環身邊,看著傍晚時茫茫天地間的景色,雀躍的道:“子玉,我們到了!”他意欲參加西征,建功立業。抵達目的地,心中高興。
“嗯。”賈環感慨的點頭,喝道:“駕!”一馬當先,向敦煌城馳去。身后的騎兵縱馬追隨!
敦煌!
絲路上璀璨的明珠,東西文化交匯與此。華戎所交,一大都會。人文薈萃,文化璨然。明時因戰亂,遷軍民至嘉峪關內,廢棄瓜州、沙洲。此后,敦煌田園漸蕪,逐漸的衰敗。風播樓柳空千里,月照流沙別一天。
而國朝定鼎后,重置明朝前期的沙洲衛、哈密衛等衛所。屯田開墾。開發敦煌、瓜州。此時的敦煌沃野千里。有良田10萬余畝,引黨項河水灌溉,為沙漠中的綠洲。隨著絲路重啟,國朝征服西域,商旅恢復,重新煥發生機。
同時,這座名城,亦是他此次西行的終點!
自五月底啟程,至今日臨近八月中秋時才到。歷時近三個月。一路關山阻隔,跋山涉水,披星戴月。他終于來到此地!
這里,既是他西行的終點,亦是西征的起點!
此時的西域全境已經丟失,就剩下這里。
然而,率土之濱,莫非王土!漢唐故地,今當復之。
…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岑溪市|
确山县|
崇文区|
聊城市|
普定县|
九寨沟县|
铁力市|
九江市|
阿鲁科尔沁旗|
桐柏县|
双鸭山市|
茂名市|
双城市|
含山县|
尤溪县|
贞丰县|
桃江县|
玉门市|
龙井市|
景泰县|
静宁县|
潢川县|
东乡县|
化隆|
西畴县|
西盟|
汶川县|
黔东|
德化县|
淅川县|
峨眉山市|
额敏县|
三明市|
兴宁市|
兴海县|
清镇市|
湘乡市|
龙岩市|
富顺县|
红原县|
新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