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太學辯議(四)-《大宋燕王》
第(1/3)頁
學諭方騰將紙張收起,稍作準備,隨后才道:“請大家安靜,馬上開始第三輪辯議。”
等眾人不再喊叫,學諭方騰才拿出一張紙向眾人展示,然后高聲道:“第三題,一縣之地,盜賊四起,民不安生,主政一方,如何施為?辯議開始!”說完當即退回場下。
人群幾乎同時站起兩人,一起來到場中間。
一人向眾人行禮高聲道:“在下梅州孟軻。”
另一人向眾人行禮后,也高聲道:“在下淮安羅松。”
兩人報完來歷姓名,當即坐下開始破題。
不多時,羅松便起身將題紙展示出來,只聽他高聲道:“鎮壓抓捕,廣施教化。”
將題紙放下之后,開始論道:“盜賊為賊,當有緣由,縣治不肅,教化不明,此治亂之源也......”
等羅松論完,孟軻起身展示題紙,高聲道:“禁小吏,勸農桑。”
隨后論道:“一縣之地,盜賊為何四起,民生為何不安?酷吏盤剝,私自征稅,乃治亂之源......”
之后兩人進行了整整半個時辰的辯論,兩人對治亂之源看法不同,羅松認為是不興教化、不通禮義廉恥所致,而孟軻則認為盜賊四起、民不安生是因為百姓衣食不豐,不得不淪為盜賊,繼而引發不安定。由于他們對問題的認識不同,提出的解決策略也大相徑庭,辯論許久,也不能得到對方的認同。
最后時間一到,就被方騰打斷,直接宣布此論辯議結束。
在楊叢義看來,雙方雖然辯論的很精彩,但這個論題并沒有把治亂緣由說的那么清楚,只說了表面的現象和要解決的問題。起初覺得議題有問題,根本辨不出高下勝負,后來一想,這也許就是他們出題的目的,因為這些議題都非常開放,每個人都能找到一個切入點,完全可以自由發揮,把自己的方略和方*的透徹,說的清楚。閱卷人和主考官只需要觀看他們的答題表現,就能知道如果授官,該把他們放在哪里,是留在朝堂,還是放在地方。
其實這辯議,很像多人面試中的無領導小組討論,參與人都可以自由發揮,而不會分出高低。想通了,突然覺得這策論辯議挺有趣,以此看來科舉高中的也不會全是死讀書的人,死讀書根本就過不了策論一關,因為策論題目,要解決的都是實際問題。當然考的人多了,免不了有些會是眼高手低、紙上談兵之人,但這些應該是少數。
第四場辯議很快開始,只聽方騰高聲道:“第四題,一縣之地,多有流民遷入,地少人密,如何不生禍亂,百姓安居?辯議開始!”
這又是一個很開放的議題,怎么說都會有理。
當即有人起身上場,高聲向圍觀眾人行禮:“在下和州呂彬。”言罷,坐下破題。
幾息之后,另有一人上前,高聲行禮:“在下廬州蘇群。”報完來歷姓名,趕緊坐下破題。
不多時,呂彬當先破題,起身向眾人展示題紙,高聲道:“借鄉紳之力,分流民于村鎮。”
放下題紙,當即論道:“流民入縣,首當安撫,田少人多,不便賜地,相互訴苦,與安定不利,當一家一戶分散于各個鄉村......”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元朗区|
栖霞市|
闽清县|
平乡县|
道真|
南丰县|
恭城|
尉氏县|
玉环县|
银川市|
贞丰县|
江津市|
桐梓县|
阳东县|
伊春市|
台北市|
邵东县|
罗定市|
莱阳市|
克拉玛依市|
襄城县|
铜鼓县|
虹口区|
毕节市|
哈尔滨市|
怀化市|
靖西县|
贵州省|
乐亭县|
寿光市|
宁海县|
镇江市|
仪征市|
西华县|
修文县|
株洲市|
德令哈市|
高阳县|
迁西县|
赤水市|
潼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