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到時候只能吃夜宵了。”
他起身出門,開著賓利出門,先去加了個油,然后來到附近沒多遠的海棠廣場。
本來想隨便找家飯店對付一口,不想剛到商場餐飲聚集的五樓,就看到了一家名為“湘辣先生”的店。
李石眨了眨眼,走到門口一看,里面的東西都是新的,這家分店應(yīng)該才開業(yè)沒多久。
一邊進去找位置坐,一邊從兜里摸出手機,找到吳媛的微信,拍了張照片發(fā)過去:“饅頭姐姐,你人在滬城,潭州這邊的連鎖店也沒忘了擴張嗎?”
“湘辣先生”正是吳媛手里的連鎖飯店。
而的她當初用微信小號認識李石的時候,昵稱就叫“愛笑的包子”,后來李石覺得她應(yīng)該改名為“愛笑的饅頭”。
吳媛這邊已經(jīng)跟賀姐分開了,看到微信后直接打了電話來:“南湖那邊的策略是穩(wěn)守市場,就新開了海棠廣場那一家,那個商場離鳳凰灣不到兩公里,以后如果要用到飯店,離得近,能有更高的效率。”
她這會聲音媚媚的,帶著一點“求表揚”的雀躍。
李石正在點單,笑著道:“那我試試菜,如果味道不錯的話,等我下次給你一個大大的獎勵。”
旁邊拿著手持點單機的服務(wù)員也聽到了他的話,表情不由有點古怪。
試菜?是指在我們這吃飯嗎?
她不由仔細打量了一下面前這位顧客白白凈凈文質(zhì)彬彬的,看著好像才大學(xué)畢業(yè)的樣子,心想,莫非是總公司派來暗訪的同事?
“辣椒炒肉、酸菜魚、永州血鴨,還有一道清炒時蔬。”李石點了四個他最喜歡吃的菜。
年輕的女服務(wù)員態(tài)度溫和地提醒道:“先生,我們店的菜份量有那么多,如果您是一個人就餐的話,四個菜可能會有點多了。”
李石笑著道:“沒事,我飯量大,吃得完。”
他這還是想和晚上有頓夜宵,悠著點了。
“好的,您稍等。”
女服務(wù)員離開座位后,猶豫片刻,還是去找了一趟店長,把疑似總公司派來了暗訪同事的事報告了一下。
這個店長就是當初去鳳凰灣給李石送過餐的那位,他找位置偷偷看了眼,暗道:原來是他!
從口袋里拿出手機查看,見大老板并沒有發(fā)信息和打電話來,想了想,還是沒過去打招呼,而是來到廚房,吩咐大廚親自炒那位貴客點的單子。
點完餐,李石一直在吳媛聊天,主要是吩咐她裝裱的事。
“你先去了解一下最好的裝裱需要多久,能不能親自在旁邊看著師傅裝裱,或者請師傅上門工作。”
“嗯,好的。”吳媛先應(yīng)下,又好奇問道:“李老師,你要裝裱的字畫很貴重嗎?”
李石笑著道:“對別人來說可能一文不值,但對我而言非常重要,是我如今為止,寫的唯一還算滿意的書法作品,所以打算裱起來收藏。”
人生中第一幅妙品之作,很有紀念意義,他不想在裝裱的過程中出現(xiàn)什么意外。
吳媛聞言,立馬笑著道:“既然是李老師的作品,那自然是價值千金的,我明天就去親自去拜訪一趟。”
這么說著,心里又想,傳統(tǒng)裝裱應(yīng)該至少也要好幾天,這樣到時候李老師豈不是會在滬城也呆好幾天?
她頓時微微興奮起來。
聊到上完菜,掛了電話,李石拿筷子嘗了嘗,感覺還真不錯,從份量到口味,都對得起這個價錢。
他也是餓了,放開胃口直接把三菜一湯一掃而光。
回到鳳凰灣,沒著急下來,而是在樓下江邊散了散步,看著江水沉沉浮浮,李石琢磨著下午創(chuàng)作過程中對“美人書體”的感悟。
他忽然想起,很多評論家評論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也多用“多姿多態(tài)”、“遒美健秀”、“美輪美奐”、“飄若浮云、矯若游龍”等修飾詞語。
而這些修飾詞語,其實也能用來形容一個人的體態(tài),尤其是美人體態(tài)。
李石當即趕回家,來到書房,拿著平板把收藏的蘭亭集序神龍本超清圖找出來,有一次從頭至尾,或從通篇,或一個字一個字的欣賞與琢磨。
“看前面四行的間距與字體之規(guī)整,寫這四行市,書圣的心態(tài)是端著的,中間十六行間距均勻,但字體開始變得越來越靈活,這是逐漸進入了心無旁騖的狀態(tài),肆意揮灑,墨汁在他筆下匯聚成一個個或肥或瘦,但總是氣韻有度,風(fēng)姿卓然,遺世獨立的名士。”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