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封王-《新書》
第(3/3)頁
劉歆越來越搞不懂,王莽到底意欲何為?他原本以為,王莽去年雷厲風行,賜死“圣孫”功崇公王宗,是為了王臨鋪路,避免出現奪嫡斗爭。
可如今打著名正言順的旗號,廢了王臨的太子之位,難道,他要讓傻兒子王安繼承大統?
群臣緘默,時至今日,即便這詔書再令人不解,也無人站出來為太子說半句話——這是十余年來形成的慣性,皇帝的命令,再不合理,也得執行。
而劉歆亦一言不發,手捧笏板,只有些頭暈。
皇太子王臨亦是沒料到這一天來得如此之快,愣了半響后,拖著病體奉上太子印綬,換成了“統義陽王”之印,
本就是個傻子的王安,則流著口水,被兩個黃門攙扶著上前,接受了新遷王的印綬。
在完成此事后,皇帝又馬不停蹄,宣布了安定、吞胡將軍剿滅叛賊盧芳之事,頒布了賞賜,詔大司馬董忠治校軍功,第其高下。
“盧芳羌胡之輩,而冒充劉姓,竟騙得愚夫愚婦數百從逆,幸得吞胡將軍、安定郡一舉擊滅,盧芳頭懸北闕,后無遺患。”
“古人云,賞不逾時,欲民速得為善之利也。“
“昔日擊西海者以‘羌’為封號,平槐里以‘武’為號,掃翟義者以‘虜’為號。”
“今盧芳之叛,自號左谷蠡王,一如其名,小小蠡蟲而已,故平叛者以‘蠡’為號。”
“安定屬令斬得盧芳首級,當首功,封伯爵,號‘掃蠡伯’。”
“校尉梁丘賜擊破左谷,當次功,封子爵,號‘平蠡子’”
“第五倫從征賊寇,封男爵,號‘定蠡男’。”
這封號秉承了大新傳統,難聽至極,反正都不發實祿,僅有名義上的茅土。唯一的區別,就是第五倫從新朝兩千多個里附城中脫穎而出,加入了多達六七百人的“男爵”行列。
封賞完畢后,群臣山呼萬壽,司命孔仁乘機提議,認為這趟平叛,證明了梁丘賜校尉和第五倫的戰力,應該將他們麾下的羨卒營,改為正卒,加入吞胡將軍即將遠征匈奴腹地的大軍中效命!
按理說皇帝會從善如流,可這次卻有些不同,否定了孔仁不懷好意的提議,只令吞胡將軍韓威出擊時,讓第五倫繼續在特武縣休整。
王莽讓中黃門道出緣由:“叛賊盧芳、麻渠帥等窮兇極惡,定蠡男為前鋒,與之血戰數日,損失慘重,豈能再令疲兵出塞擊胡?予不取也!”
孔仁滿腹疑惑,陳崇朝他搖搖頭,等回到五威司命府后,孔仁才得知,原來吞胡將軍送來的奏疏里,還夾帶著第五倫此次平叛的傷亡報告,他們事先并不知曉。
第五倫在奏疏里表示,為了剿滅窮兇極惡的叛匪,他的部隊損失慘重:天可憐見,兩個營滿編兩千人,如今只剩下一千二,損失達到四成,實在是太慘了!
這樣殘缺的軍隊,能拉出塞和匈奴作戰么?還是讓那些行軍轉戰數千里,駐扎數月,依然奇跡般保持滿編的部隊去吧!
孔仁頓時頭皮發麻,只覺得第五倫實在太過雞賊,常見軍隊總把損失往少了報,好騙空額糧食,從沒見過第五倫這種反向操作的。
總之就一句話:“這空餉,我不吃了!”
“想讓我去打匈奴當炮灰,沒門!”
……
PS:第二章在18:00。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兴市|
大城县|
玉林市|
汕头市|
新宁县|
蓬莱市|
凤山市|
尚志市|
观塘区|
贵溪市|
徐州市|
平和县|
库尔勒市|
华池县|
四子王旗|
五华县|
英吉沙县|
疏勒县|
方山县|
南陵县|
孟州市|
邵阳市|
桂林市|
景洪市|
舟曲县|
河池市|
孟连|
德阳市|
郸城县|
鄄城县|
厦门市|
虹口区|
葵青区|
烟台市|
乌兰察布市|
寿阳县|
沁源县|
彭阳县|
吉安市|
弥勒县|
屯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