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好辦的和難辦的-《盛唐挽歌》
第(3/3)頁
這些彎彎繞繞的道理,聽上去好像是那么回事。但在李隆基看來,他所需要的并不是借口,而是事情有沒有辦成。
含嘉倉是國家的戰略儲備,沒有堆滿,就是瀆職!
其他的問題,是他這個圣人該操心的么?
至于什么運河線路改了啊,漕運方式改了啊,那些鳥事他不想問,也不想聽!
面對新的困境,李林甫向李隆基開出了自己的藥方。
首先,將舊有的轉運官員全部革職,換上新人(多半是李林甫自己的黨羽),這叫不破不立。
其次,在洛陽地區實施和糴法,豐年向民間高價收購谷物,價格高出市場價兩成,以滿足含嘉倉的儲備需要。
所需財帛,來自江淮與江南。
再次,向河北永濟渠六州加戶稅,每一戶的戶稅,提高兩成,統一用糧食交租。
最后,改從江淮運糧食為重量更輕,價值更高的布帛與各地土特產。再用這些布帛,去河北采買谷物轉運。
這樣一來,便可以降低轉運的成本,同時填補幾個戰略糧倉的儲備糧,為河西走廊與隴右的戰事做準備。
至于河北糧食都被運走,導致糧貴布賤等“小問題”,李林甫也不是沒考慮過。
只是河北是大唐的河北,而并非河北之河北。必要的時候,就必須作出犧牲。所謂利益均衡,通盤考慮,那自然是有人要作出犧牲的。
江南與江淮離得遠,通濟渠又經常淤塞,運輸條件真的太差。就是李林甫想讓這些地方作“犧牲”,效率也太低了!
唯有河北,有人力有實力,運輸條件也好。
總而言之,李林甫的計劃中,接下來幾年并不需要擴大運河的運量。等新河道開鑿完畢,洛陽的糧秣可以直接運到長安后,再來全盤規劃。
看到這份計劃詳盡的奏疏,李隆基很滿意,但他還是問了李林甫幾個關鍵問題。
李隆基問這么改革,會不會影響長安的糧秣供給?
李林甫說不影響,因為有河北地區持續供糧,轉運的運費還少。
李隆基又問國庫要不要多出錢?
李林甫說不用,因為江南江淮那邊交稅都把米糧換成了布匹,方便轉運。因此國庫的錢不是變少了,而是變多了!
李隆基再發問會不會影響幽州的戰事?
李林甫回答加稅只是加永濟渠六州的,河北其他地方不加,糧秣專供幽州邊鎮以為軍需,所以不會有什么不好的影響。
聽到這些話,李隆基徹底安心了。
他直接下了一道詔書,命戶部侍郎兼轉運使鄭叔清,負責含嘉倉的糧秣轉運,不問其他,專供河西戰事所需糧秣。
并在長安城外,灞水中下游的廣運潭周邊,建專門糧倉。專糧專用,以接受關東而來的糧秣。
搞定這一切后,李隆基便帶著楊玉環去了驪山華清宮度假,不再過問政務,一切由李林甫主持大局,先處斷再匯報即可。他明年上元節再回來。
華清宮背山面渭,倚驪峰山勢而筑,規模宏大,建筑壯麗,樓臺館殿,遍布驪山上下。這里因為有優質溫泉而聞名,初名便是“湯泉宮”,后改名溫泉宮。
開元時期,再次更名為華清宮,因在驪山,又叫驪山宮,亦稱驪宮、繡嶺宮等。
嚴冬來臨,去溫泉里泡澡,確實是帝王才有的享受。
不得不說,是楊玉環喚醒了李隆基的第二春。他自少年時代開始就披荊斬棘,掀翻一個又一個政治對手,好不容易打造出來這個盛世局面。
難道就是為那些不肖子準備的么?李隆基顯然不認為“成功不必在我”。
對于他來說,享受在我,才是排第一位的。楊玉環刺激了李隆基的享受欲,讓他沉淪其中無法自拔。
……
“終于到長安了啊?!?
長安春明門外,身材魁梧的王忠嗣,凝神看著來往不絕,出城入城的人群,忍不住感慨了一聲。
得圣人調令,他從夔州返回關中,被任命為龍武軍左軍將軍,負責守備長安宮城。
這個任命……其實并不是他想要的。
“先入宮再說吧。”
王忠嗣嘆了口氣,許久沒回長安,不知道是不是已經物是人非了。
inf。inf
dengbi.net dmxsw.com qqxsw.com yifan.net
shuyue.net epzw.net qqwxw.com xsguan.com
xs007.com zhuike.net readw.com 23zw.cc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景德镇市|
桦甸市|
同心县|
台湾省|
凤阳县|
安徽省|
桐庐县|
扎囊县|
万宁市|
辉县市|
沿河|
洞口县|
烟台市|
平昌县|
大田县|
萨嘎县|
峨山|
壤塘县|
扎赉特旗|
阿拉尔市|
怀宁县|
清镇市|
高阳县|
德兴市|
文昌市|
澄迈县|
贵港市|
玛多县|
高雄市|
南皮县|
怀远县|
扶绥县|
永福县|
峨眉山市|
曲麻莱县|
澄城县|
宜川县|
丁青县|
班玛县|
鄱阳县|
文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