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涉山山巔,大夏國旗迅速搖動,傳遞著太寅的命令。 這支夏軍雖只萬人,雖然只是府兵出身,各方面條件都不如神武、鎮國那樣的強軍,但卻忠實地執行著太寅的命令,迅速完成了變陣。 他們做到了他們所能做到的最好表現! 但是在下一刻,山腳下那支齊軍竟然聚合起來,各部兵陣相連,混同全部兵煞,一瞬間騰躍而起,如游龍盤山而上! 謝寶樹有掌控三萬人級別的兵陣、并且完美發揮全部兵煞之力的才能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其人若真有如此兵道能力,也就不至于在東線戰場被重玄勝、鮑伯昭壓過一頭了事已不可為! 太寅急聲再宣令:“宋學武部、昊玉明部立即撤退!向午陽城方向撤軍!” 他已經決定轉入第二選擇即先退守午陽城,然后放棄午陽城,用這個過程完成拖延對方兵鋒的目的。 至于他沒有給命令的劉羽恩部… 只能留下來阻擊齊軍,為撤退的夏軍斷后了。 是為斷尾以求生。 他亦轉身拔旗,帶著這一千太氏家兵,裹挾兵煞,騰空而起,作勢要撲擊山下,其實暗以兵煞之力迅速勾勒成一個簡易的陣法,于此來進行阻敵的準備, 為軍隊撤出涉山爭取更多時間。 夏國國旗獵獵,這一千人悍勇無比,隨太寅進擊,如鋒矢已離弦。 但最糟糕的事情仍是發生了! 山腳下那支齊軍所化的兵煞之云中,驟然躍出一個身卷浩然之氣的身影。 其人貌約四十許,身著文士服。身姿儀表,頗見文人風流,但躍軍而出,傲向高穹,其勢湃如山海。 這是一位神而明之的存在。 跨過了天人之隔的強者。 直望山頂一瞧,那眸光分明溫和,但卻像是已經洞穿了太寅,令他神魂動搖! 是歐陽永! 容國國相歐陽永! 他竟然藏身于謝寶樹軍陣中! 難怪這支齊軍,在本該混亂的時候還能保持鎮定。難怪這三萬余人的大軍,可以調動自如! 歐陽永乃容國之擎天玉柱,是一位允文允武的存在。自如掌控三萬大軍的兵陣,根本不在話下。 太寅在一瞬間,想明白了一切。 如他調動了能夠在會洛府調動的所有力量,只為了確保能夠擊殺重玄勝和姜望。 在鮑伯昭兵敗后,迅速來伐午陽城的這兩支齊軍.…也在最短時間里調動了對方能夠在會洛府動用的所有力量! 宣平侯在天風牧場的大戰不休,當然是他對齊軍的蒙蔽,但何嘗又不是成了齊方對他們的蒙蔽呢? 午陽之戰的消息傳開后,重玄勝部和謝寶樹部立即便揮師前來。 對方意識到了午陽城的重要性,同時也意識到了夏軍的實力有可能遠在情報之上,意識到夏軍肯定還有后續的動作! 在此等情況下, 調兵顯然是來不及的,也不可能瞞得住夏軍的情報探知,所以他們選擇抽調強者! 冒著會洛府北部諸城反復的風險,調神臨強者南下。暗使歐陽永藏身軍陣,叫設伏的夏軍反被伏,叫他太寅頃刻陷入困局!好一招順水推舟! 太寅心中出現了一個名字一重玄勝。 如果他沒有猜錯的話,此時在會洛府的另外一位齊軍神臨境強者,弋國名將閻頗,應該便是在重玄勝所部軍中。 那么局勢是否已經無解?在伏擊已被看穿,甚至于被對手將計就計的情況下? 不! 還有機會! 太寅心念急轉。 重玄勝不可能算對一切,其人算得到夏軍會設伏,但不可能知曉夏軍會用怎樣的實力來設伏! 在涉山戰場,自己這邊已經是絕對的劣勢。 但是在岷西走廊,因為己方的謹慎,有神臨境強者周雄在,有易勝鋒在,有觸憫在,以五萬夏軍對三萬齊軍,夏軍仍然占據優勢! 也就是說,哪怕遭遇了最壞的局面,閻頗的確藏身重玄勝所部軍中,岷西走廊之戰,仍然有很大的贏面。 彼方若能功成,這一場伏擊就不算失敗! 而前提是不能讓眼前這一支軍隊前往岷西走廊支援!**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