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歐陽永一出現,太寅便知自己在涉山的所有戰略目標,全部可以宣告失敗! 擊敗謝寶樹,當然已絕無可能。 他有信心控制軍隊,在謝寶樹的追擊下且戰且退,完成保存軍力回撤午陽城的戰事目標。論及軍陣交鋒,他當然能夠好好地教謝寶樹做人。 但對面加上一個神臨境的歐陽永… 別說回撤午陽城了,哪怕他現在不顧一切地帶兵逃竄,放棄在會洺府的所有布置,也都未必能夠帶走多少人! 兵陣當然有跨越修行境界的力量,但是在兵陣之力本就居于劣勢的情況下,一位行動自由的神臨強者,可以輕松將陣線撕開。 此刻局勢之惡劣,真無以復加! 當然,無論戰況演變至什么地步,除非有當世真人在此,身懷青冥挪移盤的他,保全自身性命是沒有問題的。 但問題在于… 他這一走,就等同于拱手放棄了會洺府的布局。 眼前這支軍隊,必然來得及支援岷西走廊。 他們在會洺府壓了重注,想要殺死的重玄勝和姜望,很有可能就因此逃出生天! 對于姜望的頑強,太寅深有體會。他不可能忘記,在山海境火山島,姜望帶著貫穿其身的蓋世戟,極其兇蠻地向他沖來的那一幕。 這樣的人,沒機會都能爭出機會來,又何況他還拱手放開這么一支強大援軍呢? 正因為對姜望有所認知,他才想盡辦法,在已有易勝鋒出手的情況下,還說服高層,抽調周雄前來。 甚至于又何須軍隊過去支援? 如歐陽永這樣的神臨強者,全力趕到岷西走廊,根本用不了太久。而彼方猝不及防之下,一位神臨境強者,能夠造成的殺傷,完全可以想象! 更改戰局根本不在話下。 眼前已經潰散了的陣法波動,眼前那個澎湃浩然之氣的身影,眼前那席卷如龍、環山而上的磅礴兵煞,眼前那結成鋼背陣填死在山道、正迅速被吞噬的劉羽恩部,還有身周惶恐不安的那一張張面孔! 一切的一切。 全都在提醒太寅一一該走了! 可心中有這樣一個聲音告訴他一一不能走。 這一走,夏軍在會洺府的所有苦心,全都付諸東流! 這一走,午陽之戰建立起來的微弱優勢,頃刻瓦解。 這一走,會洛府就徹底沒了,東線三府皆失! 太寅非常明白。 現在的夏國,就像是一個已經身受重傷的巨人,每一次奮起反撲,都是在加劇己身的傷勢。若不能獲得相應的戰果,就是加速走向死亡。 他絕不能放走眼前這支軍隊! 殘酷的夜色里,涉山像一只沉默的惡獸。已經吞噬了很多條人命,還將吞噬更多。 高舉經緯旗、氣勢如虹的齊軍,無疑是這座大夏名山上占盡優勢的一方。 歐陽永離陣突出,謝寶樹無法獨立掌控三萬余人的兵陣,只能大略把握方向, 兵煞之龍完全是沿著既有慣性在上沖——但這便已經足夠。 夏軍根本無力阻擊。 甚至脫身不得! 心中有千念萬念,做出決定只在一瞬之間。 太寅手握山河萬里旗,長發飄散在空中。本已經騰空的身形忽地落下,單手一插,將大夏國旗插在了山巔上! 朔風呼嘯,大旗獵獵。 他不走! 他立在這涉山之巔,怒視如潮涌來的齊軍,怒視那神而明之的歐陽永。 “我承諾!“ 他算得上英俊的臉,此刻全部被一種炙熱的情緒所鋪滿。 很難形容那是什么。 但他的聲音在長夜里如此清晰,每一個字都傾注著堅決的力量。 他飽含情感地嘶吼起來:“我的兄弟姐妹,戰友袍澤!我太寅以太氏之家名, 向你們承諾! 我承諾你們的死,都會體現應有的價值! 我承諾你們的犧牲,不會毫無意義! 我承諾今日這一戰,將被大夏的歷史所銘記!” 他的血液在激蕩,他的道元瘋狂沖撞。 他如是嘶吼著 “國仇家恨在此還報,把你們的力量…借給我!“ 在這樣的嘶吼聲中,一只殷紅如血的八角陣盤,由虛凝實,懸在他的心口前。 心臟部位飛出一滴心間血,落在這只形態奇異的八角陣盤上,剎那間紅芒怒放,似血琥珀般。 此盤所復刻之陣,名為【萬合沸血】! 大楚帝國有一門皇朝禁術,名為沸血燃魂。 太寅便從此術中獲得靈感,搭建了這門陣法的骨架。在叔爺太華真人的幫助下,得以補完。因為太過暴烈兇險,而從未真正應用過。 此陣燃燒的是血氣,燃燒的亦是兵煞。 此時此刻,涉山山道中間,有一團聚攏的、形如巨大刺猬的兵煞。那是劉羽恩所部結成的鋼背陣,已經被齊軍兵煞所吞噬。 所剩不多的殘部,在齊軍的兵煞濃云中做最后的掙扎一一也很快就平息了。 從始至終,劉羽恩沒有對太寅的命令表現出一絲遲疑,讓他填死山道,他就毫不猶豫以身填之。沒有讓他走,他就未移動一步。 怎么可能所有人都悍不畏死?但鋼背陣形成的同時,就已經拒絕了士卒的分離。 所有三千夏軍將士,捆綁在一起,一同沉寂在齊軍兵潮中。 而率部結成弦刀陣的宋學武,整個人在瞬間燃起了血焰。 萬合沸血陣對士卒的要求非常低,因為只需要士卒提供血氣力量,而無需做別的努力。 氣血如柴薪,熊熊而燃,宋學武所控制的兵煞,他的血氣,他的道元,他的所有力量,全都向山巔上的太寅聚集。 紅光飛血像一條條血色絲帶,瞬間連接到了山巔,涌入太寅身前的血色陣盤。 遠遠看過來,像是那一面代表大夏帝國的萬里山河旗,已經被鮮血染透,于是萬千血光飄絲縷,飛蕩在雄峻的涉山! 因為太過痛苦,宋學武的面容都已經扭曲,完全不能夠再看出本貌。但他卻大聲地吼道:“將軍!我宋學武的名字,可會留在史書上啊?!“ 整個弦刀陣都燃燒了起來。 軍陣中是一聲混著一聲的怒吼。 “我李阿牛!" “我魏國忠!” “我杜??!“ 三千個此起彼伏的聲音,是千聲,又如一聲,明明如此嘈雜,卻又如此齊整。 隨著整個弦刀陣的燃燒,一齊炸響! 又一齊,滅了。 領軍在群山之坳的吳玉明,先是受命率部轟山,后來又接到命令撤退——按照旗令,他所部要等到第二批次,撤退的同時,要做好阻擊敵軍的準備。 才能平平如他,是拼了老命才做到太寅的要求。 而此時,太寅又改了命令要在涉山死戰! 他反倒松了一口氣。 終于不用擔心……自己做不到太寅將軍的要求了! 赴死而已,哪里談得上一個“難”字? “將軍,老吳先走一步,來世還要在你麾下打痛快仗!“ 午陽城一戰,真是暢快啊… 怒吼聲中,吳玉明亦是點燃了兵煞,沸騰了血氣。這兵煞如油鍋,被一點火星子所引燃,頃刻血氣燒成燎原火。 涉山之巔發生的變化,當然不可能避過齊人的眼睛。 萬合沸血陣所引發的動靜,更是堪稱壯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