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要慎重,須盡力。 收集聲音的陣法,已經停下,散于無形。這是為了避免被謝寶樹方察覺到痕跡涉山附近的地形,在太寅的腦海中清晰無比,他甚至可以勾勒出謝寶樹所部人馬的行進過程。 在心里默默地計算著時間。 近了,近了…… 腦海中的漏刻,涓滴而落。 他一把捏碎手里的令牌,傳信諸部。 同時激發自身血氣,混同兵陣,一千余太氏家兵齊齊發力,兵煞沖天而起,此大夏之孤旅,在涉山山頂展旗! 代表著大夏帝國的山河萬里旗,屹立在大夏之名山! 在飄揚的國旗之前,太寅看到了山腳下蜿蜒的大軍一懸明燈隨軍而行,照徹前路,隊伍拖成一條長龍。 在他顯露蹤跡的時候,這支齊軍隊列里,戰旗飛快搖動。在將領的指揮下,正非常迅速地從行軍陣型轉換為戰斗陣型。 “齊賊謝寶樹!“太寅飛身而起,怒聲滾雷:“還不受誅!“ 身后結陣的一千太氏家兵,齊聲喝道:“受誅!“ 此聲回蕩于天地,震徹萬方,奏響了戰斗的號角。 涉山山北,三干夏軍將士齊喝:“受誅!“ 而后在下一刻,夜色張開如天之翼。懸明燈所制造的光芒,已經被徹底侵蝕了。那天邊的明月,隱進了層云中,終不復有輝芒。 射月陣已發動! 謝寶樹表現出了不俗的統兵能力,驟逢突襲,竟然未亂兵陣,反而極快地調整好陣型,聚攏了兵煞。血氣鼓蕩之間,兵煞怒起沖霄,正在突破射月陣的影響。 與此同時,涉山山南,亦響起夏軍將士的齊喝:“受誅!“ 涉山山腳下,足近十里之地,硬土化為泥,使得齊軍士卒頓時東倒西歪,陣型趨于散亂!更有惡濁之氣自地底涌將出來,散發令人煩悶欲吐的惡臭,彌漫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中! 緊接著在那群山之坳,也響起了夏軍將士的怒聲:“受誅!“ 于是那惡濁之氣涌出來的地底,又迅速冒出煙氣,接著是灼氣,此方天地驟然升溫!地火從泥沼中擠出。 此方天地一瞬間如鼎如爐,齊軍盡在鼎中煮! 火毒爆發,烈火蔓延! 地火焚爐陣起! 太寅幾乎要贊嘆出聲來。 在齊軍的強大壓力下,手底下這些弟兄們,表現堪稱完美! 這一次陣盤的應用,并不是簡單地讓為首將領灌注道元、激活陣盤,而是在他的重新設計之下,各部夏軍以兵陣之力催發陣盤,以兵陣合法陣,從而最大程度上還原陣法本身的威能! 這不是一件能夠輕松做到的事情,對陣盤的修改就已非常為難,但他已完成。 而以兵陣之力催發陣盤,叫兵陣法陣相合,需要精細的掌控和配合。 他手底下并沒有那么多優秀的將領,坦白說府兵士卒也不夠精銳—因而他在事先就已經吩咐過,若是不能做到,放棄兵陣相合,直接激活陣盤也可。 但埋伏在三個位置的夏軍將士們,全都做到了! 這怎能讓他不振奮! 射月陣、五迷惡沼陣、地火焚爐陣,三大法陣同時爆發,在太寅的遙控之下, 絕不干擾,反而互相疊合,已經吞天而噬地,瞬間就覆蓋了謝寶樹所部三萬余大軍。這絕對是一次完美的伏擊! 而后他看到山腳下兵煞如龍騰卷,三萬齊軍雖驚不亂,竟然穩住了陣列,結成一個個稍小的軍陣自守,并且發起反擊! 那些個兵陣此起彼伏,有序且高效地應對著法陣之力。 那泥濘的惡沼,被硬土鎮平。那囂狂的地火,被兵煞沖潰。那彌漫的火毒與惡濁之氣,被磅礴如海的兵煞一股腦排開!黑暗都被洞穿了,明月重現人間! 此等用兵,竟有行云流水之感… 這絕不是謝寶樹該有的表現! 要么,謝寶樹其實是一個兵道大家,只是一直以來晦光藏鋒,所以才能從容應對這種程度的伏擊。要么,他對于這一次伏擊早有準備! 無論是哪一種可能,都讓太寅心生不安。 他寧愿相信是前者,因為如果是后者的話,對方的準備怎會僅止于此? 心中仿佛有這樣一個聲音在呵—一冷靜!冷靜! 太寅你現在把握著一萬人的生死,你把握的更是整個會洛府的局勢! 不要憤怒,不要仇恨,抹去你不該有的畏懼,拿出你強者的姿態來,去面對! 從小到大最尊敬的人,叔爺的聲音… “山南宋學武部,結弦刀陣,速切敵方前軍!” 太寅一邊試圖控制已經崩潰的法陣,令其在徹底潰散之前,還發揮一些作用。 一邊冷靜指揮:“山北劉羽恩部,結鋼背陣,我要你們去填死山道!” “山均吳玉明部,我命你轟擊主山山體,迅速制造山崩!“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