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鐵骨錚錚顧大俠-《重回80當大佬》
第(1/3)頁
后世稍微學過點知識產權相關法律的人——甚至哪怕只是把大一公共課“法律基礎”稍微學認真一點。
都不難知道90年代起,國內商標法領域,就有了“反向假冒”這個概念。
而老師講到這個概念時,萬年都只有一個案例:鱷魚反向假冒楓葉西褲案。
那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時候,香江鱷(C開頭那個,不是L開頭那個。L開頭的是法國鱷)在國內大賣,趕上了內地市場拼命追捧港貨名牌的狂潮。
結果香江鱷本身產能跟不上,又沒學會跟耐克那樣談代工廠的OEM貼牌加工,就學了一招:看京城的楓葉西褲產品質量不錯、設計風格和質地也跟香江鱷相近,而價錢只有名牌港貨的三分之一。
于是鱷家就直接問對方大量訂貨,楓葉廠生產一車西褲就直接拉走,把楓葉商標剪了之后打上鱷家自己的商標,加價三倍立刻轉賣。
后來楓葉廠發現市面上自家的西褲越來越少,才知道原來是被人買去剪標后改頭換面了,便想要打官司。
一開始鱷家完全不虛:咱又沒侵犯你的商標權!咱是實打實按市場價真金白銀買了你的褲子!貼的也是我們自己有100%使用權的自有品牌,關你屁事?
不過一番博弈后,楓葉廠卻贏了官司,這里面的法理依據,就是“反向假冒”。
這里面的商業邏輯是這樣的:楓葉廠生產了一條西褲,假設成本80,售價100,之所以只賣100,而不是110、120;
是因為企業除了賺20塊利潤之外,還希望同時收獲“讓市場上多出現1條楓葉西褲,這樣就可以讓人民看到楓葉品牌的機會增大一點,為楓葉這個商標積累商譽和品牌無形資產做貢獻”。
換句話說,這里面是有一定的“少賺一點錢、換取多賺一點吆喝”的意味的。
用后世人更能理解的、更極端的方式來類比,那就像雙十一的時候,某些牌子搞1元秒殺,之所以賠本,就是希望增加品牌曝光率。
如果這時候有其他商家做腳本、把他家的1元秒殺貨都秒走后、涂掉品牌再投放市場,那明顯是侵害了對方搞秒殺宣傳活動的宣傳效果。
這也是為什么后世很多既有自有品牌、又給別人做代工的代工廠,在代工時往往售價反而比自有品牌貴一些——這里面的差價,就是換取了“干了活卻沒賺到名聲”的損失。
就像一個以自己筆名寫網文的寫手,如果能簽千字五十塊的買斷。這時有大神想雇他當槍手,那怎么也得出千字八十吧——畢竟拿千字五十的時候,得到的不僅是這五十,還有名聲,還有紅的機會。而掛大神當槍手,“紅”的潛力就歸大神了。
所以,90年代那個案子,最后京城法院判了鱷家敗訴。理由就是“鱷魚的行為,導致了楓葉品牌在市場上曝光率的下降”。
然而,這些進入90年代后,人人都能理解的商業邏輯,
在1979年,卻是極少有人能想到如此刁鉆的角度的。
連耐克這種品牌,在79年時都還是有自己生產工廠的“重”公司。
而不是幾十年后那種只有設計和品牌宣傳兩個部門、其余整個生產和供應鏈都包給越南廠的“輕量化”公司。
“代工廠給人貼牌代工時,收的價錢就是該天經地義比造自有品牌更貴”這個共識,全球也還沒幾個人能形成。
但顧驁卻偏偏從這個角度,給了三井壽司當頭一棒:
法律是沒有規定,但哥就是明白告訴你,你們曰本酸素株式會社,在引進了中國的膜法技術后,獲得的可不僅僅是銷售設備本身的利潤。
更多的是對貴社技術實力、在本行業中的國際排名的一種證明認可、一種商譽的提升。哥就像是給你當了槍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惠东县|
车险|
芒康县|
宜丰县|
阳城县|
西青区|
壤塘县|
循化|
万源市|
太仆寺旗|
板桥市|
永福县|
顺义区|
罗山县|
抚松县|
砚山县|
保山市|
酉阳|
都安|
祁阳县|
定襄县|
敖汉旗|
拉萨市|
罗甸县|
葵青区|
元朗区|
彭山县|
翁源县|
安化县|
榆树市|
阜城县|
吴堡县|
平江县|
大安市|
安多县|
丹东市|
吉木萨尔县|
九台市|
八宿县|
高平市|
吉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