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村民散去后,徐清風告訴媽媽和嫂子,他跟哥哥說好了,中午用狍子肉包水餃吃。 “不過年過節的,吃啥餃子...” 八十年代,大部分人手頭都不寬裕。 所以吃餃子也是一種很奢侈的事情。 一個月不見得能吃上一次。 面粉,那是精細糧。 所以包餃子,會舍不得。 吃糠野菜,才是這個時代的主流。 “不過年過節,也可以吃餃子啊,想吃就吃。”徐清風對媽媽微微一笑。 何春花也就是嘴上說一聲,聽到兒子想吃水餃,她的身體還是誠實的,當即便從廚房里,拎出了一袋10斤裝的面粉。 這面粉是前天,徐清風在供銷社買的。 不然家里可沒有這么多的白面。 “兒子想吃水餃,行,娘給你包。”何春花微微一笑。 “多包一點,咱們家人多,這幾天我都會去林場那邊,到時候可以給咱爹送一些去。”徐清風對何春花說道。 何春花點了點頭:“行,難得你還想著你爹,沒想到摔了一跤,懂事了。” 徐清風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 他前世在這個年紀的時候,好像是不怎么體諒家人。 跟父母關系處的都不怎么好。 尤其喜歡跟父母頂著干。 但只有不是的子女,少有不是的父母。 渣爹渣媽那是極少數。 大部分的父母,對自己的孩子,那都是很疼愛的。 可惜,前世他懂的太晚了。 如今,可不得好好的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何春花和李如月把面粉拿出來,倒入一些水,開始和面。 而徐清風跟徐秋生兩兄弟,則是負責做體力活,剁肉! 這個年代,可沒有什么絞肉機,都是手工剁。 但別說,哪怕是后世有絞肉機了,徐清風仍然覺得,餃子唯有手工剁的餡料,才對味兒。 “弟弟,就這點肉,都用不著你,我一個人包圓剁了。” 徐秋生把預留下的十斤肉,切成了兩塊,拿起一塊狍子肉,約莫三四斤的樣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