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這樣嚴寒的天氣,能夠買到茄子辣椒,對一個酒樓來說,是何等欣喜。 白掌柜幾乎沒有任何猶豫,出了秋天的三倍價格,將一整車菜購買下來。 茭白也全都要了,讓酒樓里的大廚研究如何制作。 回到破廟。 鄭如謙算了筆賬。 他走時帶了二兩銀子,除卻吃喝與禮物,大概收了一兩半銀的蔬菜。 送到悠然居,一共賣了五兩的銀出來。 如果能夠把吃喝的錢給省掉,就是整三倍的利潤。 比在斜陽縣本地收菜送菜賺得還要多。 就是路上苦了點,但對鄭如謙來說,苦和難都不怕,能夠賺錢才最重要。 如果不是被阻攔,他現在就想再去一趟云水縣,狠狠收上一車的菜回來。 而被阻攔的原因很簡單。 要過年了。 姜笙不知道過年有什么規矩,她只知道,過年講究團圓兩個字,一家人需得整整齊齊。 新衣裳要買,新鞋子要買,肉也要買。 破廟太冷清,最好再掛兩個紅燈籠。 十里鎮的街道上。 姜笙在前面顛顛地跑,幾個哥哥在后頭呼哧呼哧跟。 許默懷里抱了六件棉襖,快要把他整個人擋住。 鄭如謙拎著個大豬頭,哭笑不得。 方恒扛著一麻袋蔬菜。 溫知允和長宴被特殊關照,只拎了兩個小包裹。 好不容易跑到街頭,姜笙望著紅彤彤的果子發呆。 以前沒錢,想吃糖葫蘆,只能干看著,偶爾運氣好,會撿到一顆別人丟棄的,放在嘴里,酸酸甜甜的味道融在唇齒間,成為小姜笙對新年最深的印象。 “糖葫蘆,糖葫蘆,兩文錢一串咯。” 商人在大聲吆喝,有貧窮的人家渴望地路過,也有富貴人家大手一揮買上四五串。 鄭如謙停在姜笙身后,順著她目光看去,“姜笙,想吃就買,我們有錢了。” 是啊,他們有錢了。 二哥掙的,三哥掙的,加在一起足足三十兩銀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