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章 揚州行-《大明:我是萬歷他爹》
第(1/3)頁
市井之內,人頭攢動,熙熙攘攘。
街道兩旁,商鋪林立,彩旗招展,茶樓、酒肆、客棧、錢莊等應有盡有,吆喝聲、討價還價聲此起彼伏。
街頭巷尾,賣藝人各顯神通,雜耍、歌舞、評書等表演精彩紛呈,引得眾人駐足觀看,歡呼喝彩。
琳瑯滿目的商品擺滿了貨架,絲綢、瓷器、文具、美食等一應俱全,吸引著來自四面八方的客商。市民們穿著華麗的服飾,穿梭于繁華的市井之間,或購物,或品嘗美食,或與友人談笑風生。
運河之上,船只往來如梭,裝載著各種貨物,街道上,人們熙熙攘攘,來來往往。街頭巷尾彌漫著各種香味,小吃攤主們高聲叫賣著,引得路人駐足品味。街邊的商店琳瑯滿目,顧客們精心挑選著自已心儀的商品。
茶館和酒樓里更是熱鬧非凡。
茶館中,人們圍坐在一起,品嘗著香醇的茶水,暢談著天下事。有的人在切磋棋藝,有的人則聽著評書,好不愜意。
酒樓里,賓客滿座,歡聲笑語。美味佳肴擺滿了餐桌,人們盡情享受著美食的盛宴。店小二忙碌地穿梭在桌椅之間,為客人們提供周到的服務。一派繁忙景象。
“不愧是揚州啊!”
李大虎放下手中茶杯,看著這琳瑯滿目的光彩世界感嘆道。
茶桌上,海瑞,王禮和石佟,李大虎四人坐在一起,品著上好的菊花茶。
反貪局一行人來到揚州,就是為了查鹽稅的情況。
揚州是江南大城,也是兩淮地區鹽買賣的集中點。
大明幾十年來私鹽猖獗,官府的鹽逐漸沒人買。
明初,官府嚴格管控鹽,為了應對北元的威脅,朝廷給商人賣鹽印,就是合法買賣鹽的憑證,而作為回報,這些商人給邊境軍隊提供糧食。
朝廷省下了一大筆軍費,商人也賺到了錢,雙贏的局面。
可是后來,這種局面慢慢的崩壞了。
明朝一大特色就是戶籍制度,這其中就有灶戶,就是專門生產鹽的戶籍,跟軍籍,匠籍一樣,世世代代不得從事別的行業,只能產鹽。
官府從他們手中收購鹽,再給老百姓和商人銷售。
后來,吏治敗壞,私鹽情況越來越多,朝廷眼看止不住**,干脆直接賣鹽印給鹽賞。
本來這些商人需要用糧食來換鹽印,現在花錢就能買了。
可結果就是導致私鹽猖獗,鹽的價格嚴重失調,官府的鹽太貴,私鹽便宜。
朝廷虧損了起來。
朝廷虧損,只能廉價收購灶戶的鹽,慢慢的,灶戶也虧損了,選擇把鹽偷偷賣給鹽商,而不是朝廷。
之后就是朝廷既少了實實在在的鹽,又少了鹽稅。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晋县|
鄂托克旗|
郓城县|
施甸县|
金门县|
韩城市|
阜新市|
滨海县|
工布江达县|
通城县|
巫溪县|
青龙|
阜城县|
伊金霍洛旗|
浠水县|
丰城市|
平乐县|
镇康县|
黑龙江省|
通榆县|
牙克石市|
安新县|
嘉祥县|
山丹县|
大埔县|
上饶市|
海宁市|
柯坪县|
西盟|
南岸区|
泰来县|
康保县|
桃源县|
准格尔旗|
全州县|
万全县|
怀集县|
项城市|
南陵县|
巫山县|
凤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