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九十三章 劉從廣之死(第三更)-《大宋神探志》


    第(1/3)頁

    

    inf

    國子監(jiān)。

    林小乙跟在狄進身后,看著一身文士襕衫,面容清苦的蔡監(jiān)事,接過杜衍出具的舉薦文書和開封府辦理的批條,默不作聲地辦理移籍手續(xù)。

    正如那位收了好處的侍衛(wèi)所言,這位監(jiān)事并不似別人那般貪得無厭,故作刁難,甚至都沒有收錢財,就公事公辦,轉(zhuǎn)好了學籍。

    半個時辰后,隨著一份蓋了國子監(jiān)印章的籍書,狄進的學籍,便轉(zhuǎn)入京師國子監(jiān),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國子監(jiān)生。

    當然,這個光榮是普遍印象而言,至少在天下四百軍州的學子里面,多少人削尖了腦袋都希望往里面鉆,狄進卻致謝之后,轉(zhuǎn)身就走。

    天圣年間的國子監(jiān)規(guī)則很松散,遠不是后來太學那般嚴格考核,沒有那些月考年考、末位淘汰的制度,逃課逃學是根本無人理會的。

    而狄進不把名字刻在腦袋上,故意顯擺幾句,自然也不會有人知道,這位正是聲名鵲起的并州才子,倒是不少學生還摩拳擦掌,準備等那狄仕林前來上課后,群起攻之,好好稱一稱對方的斤兩。

    可這個目標如今瀟灑地走出國子監(jiān),也不閑逛,直接回家,繼續(xù)用功復(fù)習。

    戰(zhàn)略上藐視敵人,戰(zhàn)術(shù)上重視敵人,他固然看不上這些國子監(jiān)的權(quán)貴學生,但這段時間除了保持最基本的練武時間外,其他精力基本都用在科舉的備考上,是不敢有半分松懈的。

    但某人顯然不會這般想,當撫琴聲從堂中傳出,狄進知道,隔壁的公孫策又來串門了。

    果不其然,公孫策一手持卷,一手撫琴,淺淡的香煙,從身側(cè)的爐中騰升而起。

    混熟之后,這位毫不客氣,自己搬了琴棋書畫過來,美其名曰裝點狄進這空闊的正堂,實則是方便他自己來時撫琴一曲,或與狄進對弈一局。

    狄進最初有這位友人時還挺高興,現(xiàn)在則是多了幾分無奈“明遠兄,還有幾個月就要解試了,你就這般悠閑自在?”

    公孫策傲然一笑“在下不敢自稱滿腹經(jīng)綸,但與國子監(jiān)學子談經(jīng)論道,也平增了幾分信心,這三榜進士,當有我一席之地!”

    他的移籍時間比起狄進早得多,去年就到京師了,然后也在國子監(jiān)待了一段時間,顯然跟那些學子打交道的過程中,為其積攢了大量的自信……

    狄進暗暗搖頭,正色道“君子當求自謙,今文壇風潮,愈發(fā)偏向西昆體,明遠兄不可大意啊!”

    科舉考的從來都不完全是真實水平,天下無數(shù)地方上的狀元才子匯聚京師,在經(jīng)史典籍的基礎(chǔ)打牢后,詩詞天賦又不太差的情況下,最后看的就是誰能把握住風向,博得考官的喜好了。

    所以別看國子監(jiān)學子的才學,并不一定多么出眾,求學之心也不堅定,但一來他們的基礎(chǔ)并不差,畢竟生長在官宦家庭,有上好的教育資源,而近水樓臺先得月,對于科舉的風向標更是能敏銳把握。

    狄進能不在乎國子監(jiān),是因為他對仁宗朝的科舉風向有一個完整的把控,早在并州時就為之準備,特意鉆研含而不露的富貴氣,別人可沒這份資格。

    這一屆歐陽修也是要考的,然后第二次落榜,公孫策的才學固然不錯,比之歐陽修如何?

    當然,公孫策的性情十分高傲,很多人自己都說服不了自己,更何況外人勸說了,所以狄進也只是盡朋友之誼,提醒幾句,見他不理,也不客氣“我去書房了。”

    公孫策有些無趣,跟了上來“你不覺得無聊么?連個案子都沒有,這京師也太太平了吧……”

    狄進心想這不恰恰證明了,那些說他們帶來死亡的話語純屬誹謗么,欣然道“這是開封府衙之功,沒有案子豈非好事?”

    公孫策道“沒有案子自是好事,但只怕并非善戰(zhàn)者無赫赫之功,而是被壓住了,指望府衙辦案能明察秋毫,不冤無辜……呵!便是這京師首善之地,我也是不信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南县| 临夏县| 城步| 台中市| 凤翔县| 鹤山市| 宜春市| 积石山| 建水县| 武城县| 北宁市| 梧州市| 额敏县| 饶平县| 乐安县| 柞水县| 肥乡县| 保山市| 靖江市| 蒲江县| 资兴市| 黄龙县| 清水河县| 凤山县| 会宁县| 宣化县| 阿拉善盟| 宁都县| 左云县| 抚顺市| 西乌珠穆沁旗| 开封市| 芦山县| 石棉县| 拜泉县| 延边| 枣阳市| 连州市| 东阿县| 克拉玛依市| 闸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