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趙峰陽家里也不差。 印刷廠接了不少周邊學校試卷的單子,還開辟了廣告燈箱這類的生意,雖然工廠什么的都還在原康縣,但在市區和省城都買了房子。 原本趙家是不準備買這么多房子的。 他們家大多都是從事教育行業的,工作穩定,工資也穩定。 唯一能賺的外快就是給學生補課。 但是段嘉嘉這幾年一直都跟自己關系好的人說買房子的事情。 不僅說,段嘉嘉自己還這么做了。 跟段嘉嘉關系好的人都知道,段嘉嘉的房產不說遍布樺水市,至少這幾年比較有名的幾個拆遷的地方都有段嘉嘉的房子。 光是拆遷這一項,大家就大概琢磨出了段嘉嘉賺了多少錢。 這還不算這些年不斷上漲的房租。 隋佳麗和龐美美兩家,一個是為了做生意,先買了店鋪,后面發現確實有得賺,這才開始買房子。另一個則是因為夫妻倆的職業關系,他們去銀行貸款買房無論是手續還是別的,都要更方便,還完全能支付得起,夫妻倆也是心里有一桿秤的,很快就做下了買房子的決定。 加上申請貸款肯定要從單位這邊蓋章,因此也不擔心因為有房子就怎么被人暗中穿小鞋使絆子。 趙峰陽家想到買房,過程還有些滑稽。 趙家的生意顯然是不打算離開樺水市,要不是開始做廣告燈箱,說不定連原康縣都不會出。 但是趙峰陽為了女朋友在京城買了房子之后,買房的價格直接把趙家人震驚到。 趙峰陽的姑父十年前還去過京城,那個時候京城的房價雖然也比他們樺水市要高得多,但相差也不至于太大。 現在,京城買一套房子的錢能在樺水市買至少兩套。 還是地段過得去的。 要是到原康縣買地段差一點的,能買四套。 趙家人終于后知后覺地意識到,房子是真的要飆升了。 趙峰陽的父母生怕兒子在京城混不出來,要是寄回來還沒有一套好一點的房子結婚,就太慘了。 于是火速去市區和省城都買了房。 至于京城……不好意思,小縣城里的一家印刷廠實在是承擔不起京城的房價。 段嘉嘉收回思緒,就聽段述南說:“我還聯系了長淮。” 說起李長淮,段述南就有些忍不住了:“你跟長淮都談了這么久,沒想過定下來?從前還能說工作上的事情忙,但是你們兩個的公司現在都穩定了吧?你爸我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人。真要在一起,你們一個星期都至少能見一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