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每人負責50米的水域,從靠近岸邊的兩米水深,直到最中心將近六米深的航道。 50米的長度加上十五米的寬度,組成了七百平米的探索水域。 金屬探測器半徑只有五十厘米,也就意味著,他們必須在水下行走十幾個來回。 放在陸地上,七百多米的距離,只要幾分鐘的時間就能走完。 而在水下,一切行動都會變得緩慢,想要在半個小時內走完這七百多平米,必須得全力以赴才行! 葉知秋握著金屬探測器的操縱桿,一步一個腳印在河床上行走。 充滿了淤泥、鵝卵石的河床十分松軟,往往一個不注意,就會深陷下去二十多厘米。 葉知秋集中注意力,刻意摒棄呼吸與心跳聲,專注于當下的探索階段。 一走就是十幾分鐘。 長時間沒能得到任何反饋收獲,他心中已經開始生出負面情緒。 無聊、差勁,水下阻力極大,他就算繃緊肌肉,也做不到增加哪怕一絲速度。 葉知秋下意識抬起頭,想看看楊小波那邊的情況,卻愕然的發現后者仍在低頭探測著,似乎跟他一樣,還沒有得到任何成果。 他有些氣餒,也不由對自己的猜測產生質疑。 如果張獻忠與楊展那一戰,真的發生在江口的話,起碼也應該能看到一些船只殘骸,或者一些金銀首飾吧? 怎么可能探測了兩百多平米,什么收獲都沒有。 來之前他明明還信心滿滿來著。 就在葉知秋懷疑這一趟前往江口,有沒有意義的時候。 手中的金屬探測儀終于有了反應。 短促的紅色光芒不斷閃動,隨著距離的變化紅光時強時弱! 他緩緩蹲下身,瞪大著眼睛,尋找著淤泥中的每一寸。 排查完河床表面并未有金屬物體存在后,才開始挖掘。 黃紅色的淤泥被挖掘出,在水流的沖刷下迅速消弭。 直到幾分鐘后,葉知秋深入淤泥中的手,突然碰到了一個堅硬的物體。 他手指一抖,動作立刻變得輕柔,漸漸將其從滿是淤泥的河床中撈上來。 那是一件約十二厘米長的黑色物體。 表面粗糙有些銹蝕痕跡,頭部為一個珍珠大小的金屬球,下面襯托著花瓣與條狀葉片。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