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缺錢,想不勞而獲。” “你們一行有多少人,作案地點在哪里?” “當時天太黑,沒太看清,好像有十幾個人,地點就在錦江五林村七組那邊。” “你們從哪弄來的作案工具?當時有參與盜掘嗎?” “潛水衣是網購的,拿的是自家鏟子,我在旁邊負責望風……” “但是你同伙說,你下過水了,而且還找到了一個銀錠。” “……” 對話到這里結束,看的葉知秋莫名其妙。 整段話都是一問一答的模式,看得出來考古團隊,是把派出所的筆錄都打印下來當做資料了。 前面問的就有些多余,后面被同伙背刺,談話也就戛然而止。 葉知秋都能感受到犯罪分子當時的心理活動了。 沉默的震耳欲聾…… 葉知秋拿出手機,搜索了一下對話中提到的地點。 五林村位于錦江河流中段位置。 整個村里也不過二百戶人家。 葉知秋繼續翻頁查看其他盜墓人的審訊資料。 最終得出結論,這些盜墓團伙,都是由閑散人士組成,其中偶爾能找到一些專業盜墓的人。 地點勘定,基本靠蒙。 每天晚上去河邊探查地形,偶爾才能摸到一兩個文物。 所謂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 若不是盜掘的文物最終流向了市場,警方都抓不到這些嫌疑人。 而那些沒有被調查出來的盜掘案件,肯定也多如牛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