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稀客稀客,姜老師能來,讓寒舍蓬蓽生輝啊。” 姜玉樓的到來,受到了簡行的熱烈歡迎。 他現在名氣大增,陽平縣不好說,上河村卻沒有人不知道他姜玉樓的。 姜玉樓苦笑道:“簡大哥這樣說我可沒臉見人了,咱們不是說好了嗎,你叫我玉樓就行了。” 簡行稱贊道:“前幾天的講座我也去聽了,玉樓你講得太好了。” “獻丑,獻丑了。” 簡行羨慕地說道:“玉樓在知青圈子里可算是出名了,全陽平縣不知道多少人在打聽你呢。” “欸?我有什么好打聽的,就一個普通的學生。” “普通學生可發表不了文學作品。” “嘿嘿。” 姜玉樓不好意思地撓撓頭。 簡行問道:“這個之后再說,玉樓今天來是有什么事嗎?” “還真有。”他將唐月雯寫的小說手稿拿了出來,遞給了簡行。 簡行以為是姜玉樓寫的小說,馬上就認真看了起來,看過之后大家贊賞:“沒想到玉樓你還懂女人的心思,將女知青回城后對愛情的渴望寫得惟妙惟肖。” 姜玉樓笑瞇瞇地說道:“簡大哥誤會了,這不是我寫的,而是和我關系好的一個女同學寫的。” 簡行詫異地看著他,許久后感嘆道:“沒想到陽平縣高中里臥虎藏龍,先是出了玉樓你,現在又要出個女作家了。” 接著,他手指輕點手稿,略作沉吟道:“我可能明白了,玉樓是擔心你同學的作品不符合《當代》的風格吧。” 姜玉樓點點頭。 簡行從桌子上抽出一張寫得密密麻麻的紙來,“這是我近段時間搜集到的文學雜志投稿地址,有《收獲》,有去年成立的《十月》,同樣是今年剛辦的《花城》,還有咱們陜地的《延安文學》以及《延河文學》…..” 《收獲》是老派文學雜志,由巴金創立,長期占據中國純文學第一把交椅,就算前世紙質刊物鮮有人問津的年代,每一期依舊有十多萬的銷量;再加上后面的《十月》、《當代》和《花城》,這四本雜志被稱為國內純文學的四大雜志。 本省的《延河文學》創刊時間是在1956年,在地方文學雜志中也屬于響當當的,在這個時代,一個月的銷量竟然也能突破十萬,幾乎所有本省文學愛好者都想在上面發表文章。 《延安文學》同樣是今年剛成立的雜志,只是刊登的作品和《延河》略有不同。 《延河文學》是一本合詩歌,散文,隨筆,小小說于一體的純文學刊物。 《延安文學》刊登的小說、散文更多一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