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白瀾也了解一些原因。 雖然她已經魔改過了《緣分的天空》的游戲模式,增加了許多的日常支線和成就系統。 但游戲的背景圈定范圍還是太小。 雖然國區玩家們對于櫻花省的印象是風氣開放和地區文化特別。 但真正的受眾容量還是有限。 所以在前期瑟瑟引流,倫理噱頭造勢。 這兩個環節結束之后。 不少玩家又能夠在各個視頻網站上看到了游戲主們的游戲實況。 網絡上已經有了《緣分的天空》全成就實況了。 這樣雖然知名度會有所增長,但是對銷量并無幫助。 這也是純粹劇情向游戲的弊端。 包括電影交互式游戲也是同樣的道理。 可白瀾并不會想著如果不讓游戲實況視頻主們做相關實況這種事。 首先,她做不到…… 其次,游戲制作人和游戲實況視頻主的關系其實也是互生關系。 二者都可以獨立發展。 游戲制作人在沒有充足的宣發成本時,游戲實況視頻主的視頻推廣、解說,會為游戲帶來流量和熱度。 而且游戲實況視頻主對于游戲的優點展示、解讀,也會幫很多對游戲了解并沒有那么深入的玩家快速領會游戲內核。 視頻主的角色很像導游解說。 不過同樣的關系,好的游戲也更能展現出游戲實況視頻主的個人魅力和游戲鑒賞能力。 俗稱,節目效果。 白瀾似乎有些意識到一些要成為一名真正的游戲制作人。 或者說,真正優秀的游戲制作人。 自己應該去做點什么。 自己不能就這么一味地按照系統游戲庫給的企劃案去做照搬游戲。 因為游戲庫給出的只是大綱,只是指引。 她記憶中印象里的游戲,也是模糊的。 她就像是拿著一張80分的卷子在答題。 如果只是在框架內作答。 那白瀾就算交出滿分,也只是80分。 而且這還是在提前在圈定范圍內預習了一個道理。 她暫時還沒有足夠的能力,完完全全獨立地完成一款非常優秀的大體量作品。 但是她需要未雨綢繆。 提前做足準備,去提升自己的游戲制作能力,也要更加熟練地掌握這世界這么好的輔助開發條件。 白瀾決定在完成《i wanna》系列,拿到全勤獎勵以后。 不急著去系統游戲庫里兌換新的游戲。 她想自己親手做出一些經典的小游戲。 雖然要說玩法創意也不見得是她想出來的。 但她想試試在沒有系統企劃案的幫助下,自己能夠做到多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