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直到這里,都還好辦,左佑佑是能看明白的。她“句讀”后——手動添加標點與分段后,如下: “七月二十二日,星期三,晴。 校《紅樓夢》一百三回至一百五回。 祖弟等為內子生日請伯父等早飯。” 接下來的一段,問題就比較大了。 “《高僧傳》鳩摩羅什與眾僧告別曰因法相遇殊未盡心方復后世惻愴何言自以闇昧謬充傳譯凡所出經(jīng)論三百余卷唯十誦一部未及刪繁存其本旨必無差失愿凡所宣譯傳流后世咸共弘通今于眾前發(fā)誠實誓若所傳無謬者當使焚身之后舌不燋爛嗚呼今之譯者舌不焦爛有幾人哉” 左佑佑對著這一大坨黏在一起的繁體字,直接變成了蚊香眼,幾乎數(shù)不清其中有多少橫橫豎豎。 于是,她把這段話另外謄抄在一個本子上,準備找機會詢問夏博士。 此刻。 既然柏辛樹問,她也就趁機把這段話摘了出來,向他請教。 柏辛樹拿過謄樣,凝神思索了片刻,然后從包里掏出一支鉛筆,將筆尖懸在紙張上方。 左佑佑控制不住地把眼睛黏在了柏辛樹的手上。 柏辛樹的手指很長,骨節(jié)分明。 鉛筆是最普通不過的中華鉛筆,墨綠色的筆桿在他的手指間,卻襯得膚色冷白,有股清貴的意味。 他思索片刻,突然飛快地點了起來,然后輕聲誦讀: “《高僧傳》鳩摩羅什與眾僧告別曰:因法相遇,殊未盡心,方復后世,惻愴何言。自以闇昧謬充傳譯,凡所出經(jīng)論三百余卷。唯十誦一部未及刪繁,存其本旨必無差失,愿凡所宣譯傳流后世咸共弘通。今于眾前發(fā)誠實誓,若所傳無謬者,當使焚身之后舌不燋爛。嗚呼,今之譯者,舌不焦爛有幾人哉!” 誦讀后,他微微頷首,把點好的謄樣遞回給左佑佑。 好厲害。 左佑佑終于見識到了專業(yè)實力。 這么炫的本領,她也想要! 柏辛樹看著左佑佑閃閃發(fā)光的眼睛,一股虛榮淡淡升起,鬼使神差地簡單解釋了一下:“這個叫鳩摩羅什的高僧是一個著名的佛經(jīng)翻譯家。這段話的意思大致是說,鳩摩羅什發(fā)誓,如果他所傳播的沒有錯誤,那么他火化之后,舌頭絲毫不爛。在傳說中,鳩摩羅什確實舌頭火化而不爛,所以,寫日記的這個人便感嘆,如今做翻譯的人,哪有不爛舌頭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