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柏辛樹沒想到這個方面,愣了一下:“古籍給大眾看?怎么可能呢?閱讀古籍有一定的門檻,需要供奉之心和尊重虔誠才能……” 左佑佑簡直煩透了這種精英主義論調。 “你這種想法是哪來的?” “大家都這么說……”柏辛樹說。 “你身邊的大家,都是跟你一樣的人。”左佑佑犀利吐槽,“你聽他們說沒用,你得聽我說。” 柏辛樹:“……額,你說。” 左佑佑叉腰:“任何一種文化,如果孤芳自賞,脫離大眾,最后就只能消亡啊!你口口聲聲熱愛古籍,尊重古籍,又是供奉,又是虔誠,最后把古籍愛死了,愛消亡了,你那是愛嗎?哪有這個邏輯啊?” 左佑佑的話說得有點重,但擊中了柏辛樹的痛點。 柏辛樹一家四代人,從岱石老人柏大殷開始,柏忠華,柏松溪,到他自己,全都致力于中華文化的保存與保護。 傳統文化在新的時代浪潮和新的價值觀沖擊下,愈發冷清,也是切實的困境。 中華的傳統文化太大了,包羅萬象,遠不是課本里一點點古漢語考試內容能囊括的。但是這些美好的內容,大部分時間,都不會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有些書放在圖書館里,幾十年都沒有人借閱。 這還算好的。 還有更多的書,從印出來的那一天起,就堆在庫房里。一直等不到訂單,慢慢被人遺忘,在庫房里寂寞地度過漫長光陰,最后被銷毀。 真的會消亡嗎? 這正是柏辛樹最恐懼的地方,但他不知道要怎么做,這個恐懼就逐漸成為了他的心魔。 其實,古籍的困境在華夏書林不是什么秘密,而是大家的心照不宣。 如今,卻被左佑佑直白地捅了出來—— 而且,她好像認為,這個問題是有解的? 柏辛樹的眼中迸發出急切的光:“你的意思是,你覺得古籍的頹勢,是因為我們把古籍的定位做得太小眾?”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