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葛根王-《1980巴山獵耕記》
第(1/3)頁
蕨根粉晾曬好以后,小兩口早早上山。
陳安領著馮麗榮順著大路走,然后直接去第一次領著宏山用吊腳套套了麂子的山溝,那里就是滿溝的葛藤,牽絆在灌木小樹上,將山溝谷地,封得嚴嚴實實。
一路從地邊經過,趕著牛翻地的村民打招呼問去干啥,他毫不隱藏地說自己去挖葛根打粉。
反正就是為了讓村民能給自己多存儲些糧食,來年好度過那個危機。
而這個季節,正是采挖葛根的好時候。
陳安和馮麗榮兩人帶著柴刀、鋤頭,去的地方不遠,也就沒必要帶干糧。
要是再過上些年,有了葛粉加工廠,有人進山來收購葛根的時候,采挖葛根就熱鬧了,挖葛根的人很多,總是七八個人結伴去,很多人單是進山趕路都要走兩三個小時,如果太陽出來才出村,往往太陽下山都回不來。
只有走得更遠,才能挖到更大的葛根。
到最后,村子周邊的山,大家都知道,哪一座山出大葛,都在爭取冬季天冷的這三個月。
等到開春,葛藤長葉了,葛根的皮就厚,里面的淀粉也就少了。
天寒地凍,山路難走還要負重,摔倒跌傷是常情,但一毛五一斤的價格,仍然讓沒多少生計的山里人非常熱衷。這種事,一直持續到后來封山育林。
封山育林讓植被茂密,通往遠山的路完全消失;近山人多,挖葛頻繁,沒有大葛生長時間,一天能挖上二三十斤就算不錯了。
挖葛根畢竟是重體力活計,年輕人外出打工的居多,剩下年紀大的人也越來越力不從心……
主要是一些種植園開始大量種植品種改良的葛根。
這些山里純正野生的淀粉含量低一些的葛根也不受待見了,挖葛這事兒才漸漸沒了熱度。
在現在這年頭,人們頂多也就是逢年過節,零散地挖一兩塊回去,切成片泡水喝或是干嚼,也拿來藥用,并沒有凸顯出多大的價值。
每天田地里的活計就已經夠受了,誰還有閑心搗鼓這些東西。
半個小時后,兩人順著彎小的山路,翻過高陡的山形,到了山溝里面。
柴刀砍斷藤蔓,兩人鉆進藤蔓之間,在山坡上找到那些根部動輒就有手臂粗的葛藤。
陳安和馮麗榮,各自拿了鋤頭,找著一根葛藤就開始往下挖。
和馮麗榮一直順著葛藤往下挖不同,陳安這里挖幾下,就換另一棵,一連換了四棵葛藤后,他終于停了下來。
“寶兒,過來挖這里這個!”陳安沖著馮麗榮叫道。
馮麗榮一直順著葛藤挖,都已經挖下去三四十公分了,還沒有見到葛根的影子,聽到陳安招呼,也提著鋤頭找了過去。
見陳安面前那棵葛,只是兩三鋤頭,挖下去十多二十公分,就已經露出了葛根,頓時明白陳安剛才是在找好挖的葛根。
“到山里面挖葛根是有講究的,黃土里容易出大貨,一般土下面十多公分就能見到葛根的,才是好采挖的,至于其它的,可能需要挖很深,還不一定見大貨。
而且,好葛根都這樣,藤下不會生太多葛根塊,三根是最好的。”
陳安教她訣竅。
馮麗榮看了看,果然,那葛藤入土十多厘米,就分成了三個叉,每一個都露出小腿那么粗的葛根,她心里也欣喜,和陳安一起,一鋤一鋤地順著葛根往下挖,越往下越粗大,漸漸地,竟然長到了腰那么粗。
這一挖,就足足挖了一個多小時,同一根葛藤下的三塊葛根完整出現,都一米多長,三四十公分那么粗。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襄城县|
兰溪市|
临猗县|
揭西县|
广水市|
西丰县|
正宁县|
江口县|
红安县|
静乐县|
汨罗市|
大庆市|
遂溪县|
沽源县|
治县。|
广宗县|
陆丰市|
兴隆县|
融水|
大理市|
西宁市|
郎溪县|
新龙县|
兰西县|
重庆市|
泽普县|
双鸭山市|
百色市|
会东县|
托里县|
扎鲁特旗|
齐齐哈尔市|
漯河市|
元阳县|
神池县|
乌兰县|
延安市|
夏河县|
和硕县|
临泽县|
松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