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三月十五日一早。 蘇譽便起身,著裝整齊,帶領一眾新科貢士們進了宮。 這次會試,四千多考生,只錄取了三百三十人。 而這三百三十人中,起碼超過三分之二,都最少參加了兩次以上的會試。 從童生試一路廝殺到這里,其難度可想而知。 而到了這里,也還不能完全放松。 殿試雖然是排位賽,并不淘汰人,但這排名是很重要的。 殿試之后分三甲。 一甲三個人,分別為狀元、榜眼、探花,這三個人賜“進士及第”。 二甲為前幾十名到一百多名不等,這批人則賜“進士出身”。 三甲則是剩下的人。 一般都會比二甲人多,這批人賜“同進士出身”。 三甲多了一個同,可地位對比進士卻是完全不同。 首先就業機會就很不一樣。 一甲和二甲排名靠前的小部分人,大多會在殿試后直接進入翰林院,留在京城。 成為翰林后,身份清貴,錢多事少升官快。 而排名靠稍后的二甲進士,大多會在殿試后被外派到地方當官,一去就會在地方呆上九年。 期滿后,基本都會升官或者調回京城。 而三甲同進士出身的,就只能以甲第排名為順序排隊等待授官了。 運氣好很快可以選上,運氣差還要慢慢等。 而且就算是做官,天花板也不高。 最多到五品左右,基本就升不上去了。 當然,也有一些極個別同進士出身的人做到了位極人臣。 可這畢竟是少數。 而且這個同進士出身,會伴隨他們一生,讓他們一想到就感到羞愧。 就蘇譽所知道的,便有一個同進士出身的高官被人用“同進士出身,如夫人洗腳”這典故笑話了一輩子。 所以這群浪了一段時間的考生們,在殿試的這天,都紛紛打起了精神來。 走到了這一步,誰都想再爭一爭。 行完禮后,一群貢士們神情嚴肅地到了奉天殿外的考場坐下。 抬眼望去,能看到殿門大開的奉天殿內。 里面什么情況,看不清楚,可已經足夠讓人覺得森嚴可敬。 很快。 趙成書捧著試題,從奉天殿中走了出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