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那特殊的汲取“感覺”,來之不易,每一次都要割出數十道傷口,配合穴位和動作,置自身于險境,而后才逐漸摸索出“感覺”,接著維持出感覺,在日光下,凝聚日之精華,月光下凝聚月之精華。 而身上的傷口,他也有辦法解決,正是用了之前偶然發現的辦法,他會抓些野獸,在聚完精華之后,保持住“感覺”,在野獸血肉中汲取養分,野獸肉眼可見的變老,而他的身體一遍遍的恢復活力。 漸漸地,他將“感覺”的開發過程進化,不再切開傷口,而是靠著點穴來左右血脈是否流通,進而刺激血脈按照順序突破,從而產生“感覺”,此途徑大大縮短了他找到“感覺”的時間,使得他每日夜聚集到的日月精華達到了之前的十多倍。 而他對“生命力”的汲取過程也完成了進化,進化的方式很簡單,他先是砍下自己的手指,是的,他就是如此的狠,然后利用“感覺”,吸噬野獸血肉中的生命力,一天一夜后,他的手指長成了。 他意識到自己應該是找到了另一種修行之道了,他把那種生命力,稱為生機,將自己的能力稱為“吸噬生機”。他花了十多天,抓了十多個蠻人以及三四十頭野獸,把它們的手腳都剁了,堆積到了一處,鮮血流成了河。 他直接砍下了自己的左臂,一狠心,把自己的左腿也砍去半截,接著,灑然地跳進了血堆之中,他是如此想的——死就死吧,可他不會死,他必須要活著。 奇跡對于這個孩子而言,并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的,他把吸噬生機的過程故意放得很慢,他感受得到自己生命力的流逝,并以自己的生命力為準找尋生命流動的過程,繼而徹底觸摸到生命力的存在。 他在那堆血肉中一躺就是三天,而被砍去的胳膊和腿,都長出了白骨和血肉,漸漸地,他發現了生命力不同于聚集精華,和血脈順序流動的,另一種“感覺”,那是生命力獨有的“感覺”。 他抓住了那“感覺”,并開始“自殘”,在明確感覺到自己在汲取外界養分的過程中,毀壞汲取過程,從而在本體自救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生機的實際存在,終于,一個超越了整個時代的東西,被他真真切切地感知到了,那是生命力,是在每一個生命體中存在的——生機。 當他完好如初的走出流干了血液的尸堆,他的世界變了,他感知得到四周所有的生機,甚至可以知曉雪下的土中,埋著幾只活著的蟲子,隱匿的手段對這個孩子無用了,因為只要是生靈,就會有生機。 同時,孫梓凱發現自己可以根據生機的大小判斷一個生靈的層次面,譬如蟲子的生機與野獸的生機是同等層面的,草木的生機要低一階,而人類的生機要高一階,但可惜的是,生機并不能直接看出一個生靈的強弱,畢竟生命力旺盛,不代表他善于戰斗,但妙的是,生機可以直接看出一個人的壽命長短,大致也可以判斷出哪種東西吃了利于補充生機。 他將手放在一棵樹干上,醞釀的過程是不可省去,將自己的生機從穴位中釋放,并引著草木的生機進入自己的身體。過程是慢,但他不需要受傷就可以進行這過程了,他一口氣吸噬了許多棵樹,把自己的生機擴充了成原來的兩倍,這也代表著,不出任何意外的情況下,他的壽命也變為原來兩倍長,這簡直是神仙才能做到的事,而他更不曉得的是,那些修行靈氣者,就算達到一定的境界,也無法在自身壽命上作文章,這孩子做到的事情,已算神話了。 而吸噬的過程也被他開發出了逆行之道,把吸噬的生機反逆回樹干中,樹干便會重回活力狀態,但需要更多的時間先去探索出草木內生機的流動結構,再根據其結構,有序地灌入生機才行。 孫梓凱苦惱著,這是一個修行之道不假,可看起來沒用啊,吸噬生機的過程很漫長,敵人可不會老實呆著不動讓他吸,除了延長壽命,還真沒別的用途了。 孫梓凱只好將注意力放到日月精華修身之上,可這時,他才發現自己身上的血跡有些奇怪,血液一株株的掛在自己的皮膚上,滴不下去,也不滲入,好是奇怪,仔細觀察后,孫梓凱才驚覺,這不是血液,而是類似日之精華的,從血液中提煉而成的血之精華。 蠻人和野獸們的血液流得很多,血之精華也凝聚了很多,他立即將精華搓到身上,在淬體的巨大痛楚中,他面不改色,而所有的血之精華足夠將其全身淬煉一遍,甚至其內臟和血管,還有大腦也被淬煉了一遍,這痛苦終于讓他扛不住,疼得他在地上滾來滾去,但他始終要保證意識的清醒,生怕自己在淬煉時把腦子弄壞。 半個時辰過后,終于解脫了,他站起身來,皮膚上布滿了血紋,但很快就消失不見,令孫梓凱驚喜的是,他發現了不同精華淬體之后,帶來的功效是不同的,而血之精華淬體的效果,竟是力量的增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