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清新脫俗的提議-《三國領主時代》
第(1/3)頁
前任青州刺史張琰去職已久,新刺史遲遲沒有定下來,按理說朝廷才有資格任命刺史,但如今天子被董卓挾持,關東不遵長安號令,混亂不安。袁紹試圖立劉虞為帝,正是希望借此確立名份,恢復關東秩序,只可惜劉虞忠于漢室,缺乏野心,袁紹的計劃落空。
這次任命青州刺史,是袁紹的一次大膽試探。
關東無主,新帝難立,關東盟主身份任命官員,行不行得通?
如果大家伙買帳,沒有出現明確反彈聲浪,袁紹這關東盟主,豈不是相當于代天子治理關東?雖說由于名分、利益和平衡等原因,難免有這樣那樣的限制,但還是比此前純粹掛個名號沒有實權相比,優勝不知多少!
袁紹任命的青州刺史,名叫焦和。
焦和出任青州刺史,沒有引起多少非議。
青州刺史空缺一年有余,現在關東諸侯又不可能承認董卓安排的人選,由盟主推出人選,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即使大家撈不到好處,但也沒損失,最重要的是絕對不能便宜了董卓。
當然,難免有諸侯覬覦青州之地,公孫瓚就是如此。
青州地區這些年黃巾猖獗,搞得民不聊生,想平定青州絕非一件易事,軍力不夠強盛的諸侯,未必愿意接一個燙手山芋。公孫瓚倒是比較有底氣,但他的老巢右北平與青州不接壤,跨境而擊釋出的擴張信號未免太過強烈,容易引起其他關東諸侯的警惕。公孫瓚雖有南下之意,卻不得不考慮由此可能帶來的后果,他向袁紹提出到青州平叛,同樣是在試探外界反應。
現階段,關東秩序處于重塑期。
袁紹不支持北平軍難下,直接任命一位新的青州刺史收拾殘局,公孫瓚雖然有點失望,卻也不是完全無法接受;青州的北海相孔融是孔子后人,青州名士,打理好他的北海便心滿意足,如今青州黃巾鬧騰得厲害,難免沖擊到北海國,如果新刺史能撥亂反正,孔融歡迎都來不及。
抱有吞并青州之心的公孫瓚、和青州當地諸侯北海相孔融都沒有反對,其他諸侯更無話可說,這事跟他們沒直接關系。
焦和走馬上任,袁紹是最大受益者。
焦和是袁紹任命,必然親近袁紹。
實際上,他只是袁紹推出的一個傀儡。
任命的青州刺史順利通過,對袁紹的意義非同一般。
關東諸侯承認焦和坐上刺史之位,就是默認了袁紹有任免官吏的權力!
袁紹任命焦和的時間點選得很好。正值黑山軍剛和冀州諸侯聯軍對峙,感受到黑山軍的威脅,讓很多關東諸侯抱團心理抬頭,袁紹以盟主身份對一個無主之地任命官吏,遭受強烈反對的可能性相對更小一些。
意在青州的公孫瓚,又因為冀州境內正在打仗,如果北平軍揮師南下,難免卷入與關東諸侯與黑山軍的戰事,公孫瓚不愿為人作嫁衣,索性按兵不動。等到冀州戰事結束,焦和早已走馬上任,公孫瓚錯失南下良機。
任命焦和獲得通過,給了袁紹極大信心。
渤海軍敢主動挑起事端,極力破壞韓馥與黑山軍的和解,同時與黑山軍與韓馥交惡,與焦和坐上青州刺史位不無關系。
韓馥以減少物資輸送的手段逼袁紹削減部隊,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其最終目的無外乎逼袁紹離開冀州,若非這次冀州府與黑山軍爆發沖突,渤海太守府日子會非常難過,暫時的合作,消彌不了深層次的矛盾。袁紹有心奪占冀州,跟韓馥翻臉是早晚的事。
至于黑山軍,從張燕接受袁紹外交斡旋、到苦哂部屢次違令擅自行動、再到對峙階段對黑山軍的直觀了解,袁紹看穿黑山軍內部混亂,外強中干,偏偏還占據了河北那么多地盤,黑山軍在袁紹心中的定位,逐漸從“強敵”變為“肥羊”。況且,關東諸侯抱團對抗黑山軍大勢初顯,韓馥也得對黑山軍表現強硬,袁紹和黑山軍作戰,韓馥不但不能反對,還得提供后勤支援,眼睜睜看著袁紹繼續壯大。
一箭雙雕,袁紹沒理由拒絕。
任命青州刺史、與韓馥關系惡化,對黑山軍的和解態度徹底轉向強硬,袁紹最近大動作頻頻。
很少有人知道,袁紹的轉變為何這么快,這么徹底。
除形勢所迫之外,某個玩家領地也起到了推波助瀾作用。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业县|
定安县|
崇州市|
湖北省|
呼伦贝尔市|
永德县|
涟源市|
新绛县|
抚宁县|
南通市|
清流县|
南城县|
陈巴尔虎旗|
永和县|
光泽县|
伊春市|
灌南县|
尼木县|
聊城市|
通州区|
班玛县|
陆川县|
灵武市|
周口市|
五常市|
珲春市|
廊坊市|
修文县|
永顺县|
大厂|
奎屯市|
隆昌县|
太湖县|
行唐县|
泽普县|
雅安市|
图片|
淮南市|
信丰县|
安西县|
翼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