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辭 第1章 孤苦-《春秋王旗》
第(2/3)頁
……
少年家那座院子出了院門往東走幾步有一棵上了年紀的老槐樹,樹干粗壯要好幾個成年人合抱才能抱得住的那種,樹冠上朝北的一根粗壯樹干上掛著一口歲數不小的大銅鐘,印記斑駁,搖搖欲墜。
據說這口銅鐘是由鎮口往鎮里報信示警的,以防馬匪山賊劫掠之用,但近年來邊地太平,邊軍戍邊守土有方,再加上十幾年前的那一營邊軍把方圓數百里地面上上下下翻了個底朝天,所以后面的這些年,這銅鐘也就沒人再敲響過,甚至后來不知道是哪家的敗家子把掛在鐘里頭的那根敲鐘鐵錘也偷走了,所以這老銅鐘也就干脆成了個擺件,沒了啥用處。
跟這掛著銅鐘的老槐樹隔著一條官道的鎮口另一側有一間破茅屋,當年老酒鬼剛死的那個時候,這破茅屋里還住著個跟老酒鬼年紀一般大的姓梁的老更夫,靠著替小鎮上打更守夜,能在鹽官署那邊領一份微薄薪俸過日子。
那個姓梁的老更夫跟姓楚的老酒鬼也算是鄰居,卻一直很不對付,見面從不給對方好臉色的那種。
那時候老酒鬼新喪,才七歲的娃娃驟然失去了依靠,吃一口飯都成了問題,總是饑一頓飽一頓,很多時候都會餓著肚子靠坐在那棵老槐樹下,餓得頭暈眼花的時候就抬頭看著那口沒有鐘錘內里空空如也的銅鐘,安慰著自己銅鐘不餓我也不餓,希冀著扛一扛餓過勁就不會那么餓了。
每當此時,那個負責晚上打更的梁老頭就總是坐在茅屋里頭,透過敞開的屋門看著路對面坐在樹下的那個小娃娃。
一老一小兩個人就隔著一條路默默無言,娃娃看著銅鐘,老頭看著娃娃。
日子就這樣大約又過了兩三個月,那個慣愛拉著一張臉的梁老頭終于還是看不下去了,從那張破椅子上起身走出了茅屋門,朝著又一次坐在樹下離那口大銅鐘更近了些的小娃娃招了招手。
少年記得,那是他第一次走到那個梁老頭面前,那個脾氣也不怎么好的老人就只說了一句話:“命不好也不要想著把自己餓死了事!你就算再怎么爛命一條,也得對得起撿你一條命的那個老鬼!做人得講良心,不能光想著自己!”
七歲的小娃娃被人罵了有些傷心,但沒有反駁,看著那個一臉冷漠的老人點了點頭。
于是在那之后,他就多了一條生計,開始每天晚上跟著梁老頭走街串巷給這座小鎮打更,每晚跟著出去轉一圈回來,梁老頭都會分他一顆銅板當飯錢,也就是靠著每天的那一顆救命的銅板,這個不知道是命好還是命不好的娃娃才有命從七歲長到了十歲。
他以為以后都會這樣每晚披著夜色跟著那個佝僂的老人走街串巷走下去,直到他成人,然后給那老人養老送終,把本應該給老酒鬼的那一份也一起回報給這個老鄰居。
但是可惜,天不隨人愿,老天爺好像總是不太愿意讓他好過。
十歲那年,又是元宵節。
那天一如往日站在家門口等著梁老頭出發去打更的十歲小少年,久等都不見那個面惡心善的老人從茅屋里拉開屋門出來。
他不免的心里發慌,終于第一次主動推開了破茅屋的那扇屋門,看到的是那個救活了他一命的老人坐在他一貫愛坐著的那張竹椅上,雙眼緊閉,神態安詳,但已經沒了活人氣。
不過這一回好歹比上一回要好一些,看得出來梁老頭的人緣多少是比那老酒鬼要好一些的,附近的街坊鄰居聽說打更的梁老頭過世,零零散散還有人主動過來幫忙。
幾家人原本合計著想湊幾塊薄木板給老頭打一口棺材,可是那梁老頭是坐在椅子上咽的氣,被發現的又太晚,尸身僵硬根本捋不直也裝不進棺材里頭,最后別無辦法就只能火葬。
這個葬法在涼州其實不時興,但十里八鄉偶爾也會有那么一兩個,加上老梁頭這么個情況又特殊,也就只能如此辦了,那個裝了梁老頭一捧骨灰的陶罐是少年從自己家里翻箱倒柜找出來的,陶罐入土的地方離老酒鬼的墳頭也不遠,就隔著一座小山包。
兩個生前做了十幾年鄰居的老頭,死后又當起了鄰居。
如今少年十三歲,老梁頭也死了已經三年了,現在逢年過節去上墳的時候,他會在兩座墳頭前都磕幾個頭。
活人一命不容易,他很感激那兩個給他續命的老人。
……
后來的這三年間,少年雖然一直很少接觸旁人,但多多少少也知道一些小鎮上一直流傳著的某種說法,并且過去的這些年里,他從未跟人說過自己其實是有些相信這些傳言的,當然也可以說是無人可說……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都县|
仁怀市|
湖州市|
红桥区|
城步|
来凤县|
怀宁县|
金堂县|
英吉沙县|
孝感市|
博乐市|
大田县|
赫章县|
绥化市|
黎川县|
香格里拉县|
龙口市|
苍山县|
湘阴县|
勃利县|
将乐县|
抚顺市|
浦北县|
尖扎县|
长寿区|
仙桃市|
石城县|
绍兴市|
通榆县|
朝阳市|
洛南县|
青川县|
永和县|
泽普县|
江安县|
诸暨市|
玉树县|
长泰县|
新津县|
宁河县|
蓝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