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今年的六一在周,周二下午有個大彩排,校內節目選拔定在了周末下午。 留給景年他們的時間很緊張,最晚周六,他們必須把所有節目排好。 連續一周,每天下午放學后參加節目的同學都留在學校排練,包括只是演樹樁子的龍套同學。 景年這一周忙得都沒心思跟哥哥一起去玩兒,舞臺劇走上軌后,他還得幫著看看別的節目。 雖然節目內容上他幫不上什么,但他看過的節目多,見識也比同學們廣,能從大方向上提一下比較好的建議。 看多了就對節目有了審美,哪怕不明白為什么,但下意識就清楚節目怎樣會更好看更有意思。 因為周末就要校選,景年跟同學們說,周周五放學進行兩次彩排,完整的把節目順一遍。 有什么問題,還能留周六的時間調整。 這個安排很合理,大家都沒什么意見,在匯演這件事上,景年已經掌握了話語權。 周下午,第二節課是體育課,完成課堂任務后,體育老師讓由活動,景年跑回教室,抓緊時間寫作業。 每天放學后要在學校多留一個多時,回家都已經六點多了,趕上晚飯。 吃完飯歇一會兒洗個澡,轉就八點鐘了,離睡覺時間也不遠了。 所以在學校里有點兒空閑,景年就抓緊時間寫作業,晚上還能跟哥哥玩一會兒。 剛寫完一道應用題,前突然多了道陰影,景年筆沒停,在下一道題下寫了個“答”,然后抬頭:“怎么了?” 劉紅英一臉為難和不好意思:“出了點兒問題……” 這兩天景年在幫忙看其他節目排演,舞臺劇這邊已經走上軌只用一次次排練增加熟練度,所以是和李茜幾人盯著的。 在又出了問題來找景年,實在不好意思,難以張嘴。 “別著急,慢慢說。”景年把筆放下,聞聲安撫道。 劉紅英眶一下子紅了,『揉』了『揉』睛,開始敘述情況:“前陳平說請吳素芬姥姥幫忙做一個虎頭帽……” 這事景年知道,第一次提起,以及后來吳素芬確認的時候,景年都在場。 “……陳平一直沒給錢和布票,前天吳素芬姥姥把虎頭帽做好了,又來問陳平。”劉紅英繼續說。 景年心里有不好的預感:“陳平沒給錢?” 劉紅英點了點頭:“嗯,陳平當時說他媽媽不在家,明天把錢和票拿過來,是昨天他沒有拿來,他說今天帶來……” 景年眉頭微蹙:“他還是沒給?” 劉紅英眶更紅了:“陳平說他媽媽不給他錢,還說他參加班里的節目表演,那個虎頭帽應該是班里提供的服裝,表演完了應該當勞務費給他。” 一旁一直沒吭聲的向子韜聽呆了,怎么能這么不講道理? 景年也有點兒生氣了,前半段話還能理解,家覺得孩子參加班里的節目,不想有額外支出,很常。 兩塊多錢在這會兒也不是個數目,如一開始覺得拿不出這個錢,就明說出來,他們另想辦法。 像『毛』兵,他為了扮演鸚鵡,找了一些雞『毛』,班里同學還給他提供了一些『色』彩艷麗的鳥『毛』,己用膠水粘一下,基本上沒什么花費。 如陳平一開始就說出來,不讓吳素芬姥姥做虎頭帽,他們想想辦法,也不是不能解決他的服裝問題。 是兩次他都很肯定的說要,哪怕第一次是他己的決定,他回家后也應該問問家的意見。 第二次如他沒有問,說回家問一下家再給答復,也沒人會『逼』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