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晉國公為國捐軀后,皇帝為安撫國公家眷、舊部,選定已故元夫人之次子宇文仲言承襲爵位,并對國公親弟宇文瑢及昔日立有軍功的麾下親信逐一加封并賞賜。 周太后憐惜國公遺孀蕭氏先喪夫、后失子,更留其在宮中小住。 六月廿六,太后于宮中設宴,與宴人便是此番得了賞賜的宇文仲言、宇文瑢,另有魯國公宇文琮、楚王宇文瑾、齊王宇文玦等人作陪。 然席間,就在眾人酒興正濃、狂喝豪飲時,太后見晉國公遺孀蕭氏神色有異,問其故,蕭氏卻掩面垂淚不語。 再三追問之下,知悉竟是國公親弟宇文瑢酒后無禮,欲輕薄蕭氏。 太后、皇帝大怒,欲懲戒宇文瑢,不想宇文瑢當即喊冤,稱蕭氏是因自己發現其與楚王宇文瑾暗有私情,故意構陷加害,更是直言兄長宇文珂之子宇文伯言可為其作證,證明蕭氏幾次與楚王宇文瑾暗中相會。 蕭氏泫然否認,當眾指天誓日,甚至不惜一死以示清白,道,宇文瑢如此污蔑她實為掩蓋與魯國公宇文琮背地的勾當,更當即拿出多年來兩人結黨營私的證據,甚至利用軍務之便,克扣糧餉、中飽私囊。 一時證據確鑿,宇文瑢與魯國公宇文琮百口莫辯,皇帝本欲定罪,將宇文瑢與宇文瑾一并下入大牢。 不料,宇文伯言跪地為其叔父宇文瑢求情,不僅揭發叔父諸多行為乃受其父宇文珂與楚王宇文瑾指使,還狀告亡父。 稱當日上皇帝與齊王去行宮途中遇刺,上皇帝身死、齊王受傷,皆是亡父與罪臣宇文玘一同謀劃,包括之后的宮變,亦參與其中。 楚王宇文瑾不服,極力為自己辯解,稱宇文伯言片面之詞不可信,因為宇文瑢與晉國公元夫人有私,而宇文伯言即為兩人的私生子。 皇帝、太后震驚。 宇文瑾更稱此事乃宇文珂在世時親自驗證,其元夫人也并非尋常病故,而是宇文珂為維護晉國公府的顏面秘密殺害,宇文伯言之所以狀告揭發,是為維護其真正的生父宇文瑢,更記恨自己知悉內情,欲殺人滅口…… 宇文瑢氣急敗壞,破口怒罵宇文瑾,兩人大打出手。 宇文琮被誤傷,當場死亡。 好好一場家宴已然失控。 皇帝恐事態愈發嚴重,下令禁軍當即拿下宇文瑾、宇文瑢等人。 宇文瑢為求自保,竭力反抗,并欲行刺皇帝。 當時皇帝身側僅有宦官內臣,齊王挺身護駕,并親自手刃宇文瑢等人。 蕭氏這才坦言故意接近楚王宇文瑾,除了發現宇文珂生前參與謀反,也是因對元夫人的死因、宇文伯言身份有所懷疑,不想反而被宇文瑢要挾。 皇帝將宇文伯言等一并下入大牢。 經過幾日嚴查,結合蕭氏呈上的證據,坐實晉國公、魯國公等人的罪名。 宇文伯言在獄中拷打之下,抖出昔年舊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