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宇文珂子嗣、黨羽悉數被逮捕誅殺,加之幾次伐齊的慘敗,導致宇文珂聲望銳減。 皇帝詔暴晉國公宇文珂罪惡,指出其志在無君、義違臣節,任情誅暴、肆行威福…… 皇帝念蕭氏無辜,且有大義滅親之舉,不但赦其無罪,還賞其錢財良田,蕭氏當即拒絕,只為自己求得自由身,并準許重新入前線軍營。 太后大加贊賞。 在此期間,前線周軍除原地駐守、兩軍局部小規模的沖突外,周軍并未再主動進攻,倒叫齊軍有喘口氣的機會。 然,此番牽連者不少,不論前線還是后方,皆有流言。 皇帝為免動搖軍心民心,穩定洛安局勢,又因齊王護駕有功,特升任齊王為大冢宰,總領左右十二軍。 梁婠雖提前有所了解,但聽到確切消息時,還是又驚又疑。 驚得是宇文玦向來行事較為隱忍,可這件事上,一改往日行事風格,實在表現得過于鋒芒狠戾。 不僅當著太后、皇帝的面鏟除異己,就連幾人家眷都不放過…… 即便不在洛安,她也能猜到是怎樣一番血洗。 甚至,他沒有拒絕任都督中外諸軍事。 梁婠清楚,倘若沒有軍權,大冢宰也不過是個虛銜。 但未必不是好事,至少安全。 自古權傾朝野的人有幾個好下場的? 名高引謗、樹高招風! 再者,周國尚武,一向看重軍功,這也是宇文珂這么多年來大權在握,擁護、追隨者眾多的原因。 可宇文玦尚未有軍功,周君將其放到這個位置,如何服眾? 涂陽一戰后,人人都以為他會順勢接替宇文珂。 結果他拒絕了,與她來了藺城。 雖然知道這種日子過不久,但他每天愜意享受的模樣,幾乎讓她以為他是真想這么過下去。 這也罷了,最叫人疑惑的是,周君真對宇文玦這般放心?他難道不怕宇文玦變成第二個宇文珂? 不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