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王智走到迎親隊(duì)伍前,翻身上了頭頂大紅花的大白,與阿娘揮手告別。 有宋一朝,婚禮是晨迎昏行,早上男方去女方家迎娶新娘,黃昏時分在男方家舉行婚禮儀式。 新郎上馬,鑼鼓開道,最前方是兩個舉牌小廝,紅花包裹的木牌上一面寫著“迎親之喜”,一面寫著“王曹聯(lián)姻”。 木牌后是鼓吹樂隊(duì),有吹嗩吶者、提鑼者、敲鼓者、提燈者、提籃者、抬箱者,旗鑼傘扇大紅花轎一應(yīng)俱全,還有數(shù)十名侍女手持各種物件隨隊(duì)前行,論排面這一塊那是不輸前后任何人家,今日汴京城若有他家嫁娶那在王家面前怕是都要退避三條街。 此時的迎親隊(duì)伍左右都圍滿了看熱鬧的百姓,都在大聲恭賀著王小圣人新婚之喜。 駿馬上的新郎理了理衣袖向路人作揖回禮,一臉春風(fēng)得意。 而百姓之中錯落有序的夾著聚賢堂的賢人們,他們警惕的打量著周圍,圍觀百姓一切舉動都在他們的注視之下。 今時今日要是再給王二郎來上一枚臭雞蛋,那笑話可就鬧大了,一輩子都洗刷不掉了。 這也是在瞅著遷都無望后,王智也就不再堅(jiān)持的原因了。 所幸在遷都的風(fēng)吹過了之后,百姓也就沒有再為難王二郎了,在府衙和太學(xué)生們孜孜不倦的宣傳下,他們也都知道,王小圣人一直提議遷都是為了誰。 除了極少部分鉆了牛角尖的陰謀論者,絕大部分百姓都原諒了他,只要不提遷都,王二郎就還是百姓心中為民請命的王小圣人,大宋的新一代天神。 在晨光的目送下,王二郎領(lǐng)著迎親隊(duì)伍浩浩蕩蕩的向著北城曹府而去。 …… 與王家同樣人聲鼎沸的是北城的曹府,曹家雖然主脈人丁單薄,長子嫡傳到這一代只剩曹繼一人,下一代也只有曹稀一子,但支脈確是遍布整個大宋,雖然沒有一個核心的領(lǐng)軍人物,但也都身居高位,根本不是曹繼當(dāng)初忽悠女兒嫁人時說的那樣沒落不堪。 要知道曹家本就出自高家大族“真定曹氏”,雖不似瑯琊王氏那般歷經(jīng)千年不朽,但也是自唐以來的顯貴要族。 曹繼那被追封濟(jì)陽郡王的高祖曹彬有七個兒子,且個個位高權(quán)重,曾祖父曹璨也曾位列宰執(zhí)之位,還有個曾祖叔曹瑋更是與高祖一般配享太廟的武將。 大宋南北三百余年配享太廟的武將也就五人,曹家獨(dú)占其二,地位可想而知。 再往下第三代還出了個歷經(jīng)三朝、垂簾聽政十六載堪稱一代賢后的曹皇后,為曹氏家族恩蔭為官、升官、加俸者達(dá)兩百余人。 真定曹氏的勢力在仁宗時期有多強(qiáng)大呢?可以用當(dāng)時宰相宋庠的一句話概括:“今天下言王侯世家者,以曹為首。” epzww.com 3366xs.com 80wx.com xsxs.cc yjxs.cc 3jwx.com 8pzw.com xiaohongshu.cc kanshuba.cc hmxsw.com 7cct.com biquhe.com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