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惟儉回神笑道;“每次見妹妹都有新奇之感。”
“怎么說?”
“輕羅小扇白蘭花,纖腰玉帶舞天紗。”
李惟儉吟罷,便見黛玉面上騰地羞紅。
此詩為唐時武平一所作,下文為:疑是仙女下凡來,回眸一笑勝星華。
內中情意溢于言表,黛玉守禮卻不好接嘴,因是轉而道:“一早兒就聽紫鵑說,東府車馬往來,料想便是儉四哥搬來了。方才遙見以書冊接落花,便想定然是儉四哥。”略略停頓,黛玉咬唇道;“勞煩儉四哥挪步,我把這桃花收攏了。”
“好。”李惟儉應下,干脆坐在一方青石上,看著黛玉將落花掃進花囊里。那清風拂動,方才掃過,便又有落紅飄落,黛玉卻樂此不疲,嘴角噙了笑意,想來定然心緒頗佳。
過得須臾,見李惟儉只是微笑看她忙碌,黛玉心下略微羞惱,停步拄著花鋤道:“儉四哥不問我掃了這落花又如何安置?”
李惟儉隨手抄起,將封面展布給黛玉,黛玉讀道:“桃花扇?”
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接書來瞧,從頭看去,越看越愛看,不過一頓飯工夫,將四十出俱已看完,自覺詞藻警人,余香滿口。雖看完了書,卻只管出神,心內還默默的記誦。
昨夜風吹過,桃花開村左。
“好,”李惟儉隨手丟下書冊:“不若我來幫妹妹一起拾掇吧。”
說罷抬眼看向李惟儉,便見李惟儉沉吟道:“妹妹憐花惜物,心地柔軟,果然,我方才那兩句都不算說錯。”
李惟儉卻道:“此書以離合喻興亡,算不得才子佳人話本。”
黛玉頓時欣喜起來:“儉四哥既這般說,那我可要好好兒瞧瞧了。”
“哦?”李惟儉訝然,心下暗忖,莫非那山西煤礦的股子炸了?
“是了,妹妹打算如何安置?”
“嗯,知道了。”
黛玉噗嗤一聲笑了,道:“再這般說,這書我可不能看了。”
香菱卻是眼尖,一眼瞥見那書冊‘咦’的一聲道:“這不是四爺的書冊嗎?嘿嘿,怎地到了姑娘手里?”
人間三月東風破,千瓣桃紅落。
黛玉側身遙遙一指,道:“那畸角上我有一個花冢,如今把它掃了,裝在這絹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便隨土化了。”
倘若李惟儉藏著掖著,黛玉倒是能打趣促狹一番,借機也看上兩眼,可如今李惟儉大大方方展布出來,黛玉反倒不好言說了。
黛玉頓時熨帖不已,心下暗忖,若旁人見她如此,定會笑話她故作雅致,偏儉四哥知她心中所想。
滿樹驚艷胭脂色,招徠識香客。
黛玉嗔道:“又拿我來打趣,誰不知那湘水女神乃是娥皇女英所化?”說到此節,頓時一噎,因著想起了并嫡之事。
黛玉合攏書頁欲送還,李惟儉拿在手中略略觸及黛玉指尖,那指尖便觸電也似縮了回去。黛玉心下怦然,偷眼觀量,便見李惟儉不知從何處翻找出一截鉛筆,于那扉頁處寫寫畫畫,須臾又推送回來:“瞧妹妹喜歡,不如留著打發光景。”
當即看了黛玉一眼,旋即與琥珀快步而去。
她正思忖,李惟儉便道:“妹妹可曾看過?要不要一起觀量一番”
“當話本子瞧就好。”
聽得幾句,只覺纏綿悱惻,倒是極得趣味。黛玉心有所感,快步回返瀟湘館,與女官衛菅毓招呼一聲,自行進得書房里,提筆落墨,在那扉頁之后又添一闕詞: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