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齊泰、方孝孺、黃子澄、黃觀等人,最終還是被帶走了。 哪怕他們也被朱楩的那番驚人言論而震撼,乃至深受觸動。 如果真有君王死社稷這等覺悟,如果真有皇帝以天下萬民和肩負國家興盛為己任,誰能說這不是明君賢主? 若是真有如此明君,乃是國家與天下百姓之福,更是他們當朝為官之幸。 其實有的人已經(jīng)動搖。 但是朱楩卻沒有理會。 這些家伙巴不得自己去死,竟然還敢發(fā)動玄武門之變? 你們以為我是李建成呢?那么容易殺死? 既然想殺自己,那你們就去死吧。 這么大的國家,不差這么幾個人。 只是這一批帶走的人,怕不是占據(jù)了小半個六部官員,連六部侍郎都帶走了幾位。 兵部、禮部、工部,還有太常寺卿。 這一次動蕩,恐怕要洗牌了。 不過現(xiàn)在還不是想這些的時候,滿朝官員仍然深深震撼于朱楩的覺悟。 “君王死社稷,善,大善啊,”劉三吾還在搖頭晃腦的贊嘆不已。 朱楩難得老臉一紅,冷靜下來以后發(fā)現(xiàn),也太中二了,腳指頭都能摳個三室兩廳了。 但是其他人可不是這么認為的。 朱元璋還笑呵呵的對朱楩說道:“沒想到,咱們老朱家出了個圣人。” “可別這么說,”朱楩忙說道:“要說咱們老朱家的圣人,我四哥家的老大當仁不讓。” 朱棣心里一動,沒想到,朱楩此時會提到自家老大朱高熾。 看來,老十八果然深愛自家老大啊。 只是朱棣也感到莫名其妙,因為他知道,朱楩以前應(yīng)該不認識朱高熾才對。 哪怕朱高熾年幼時,曾經(jīng)留在京城,跟著朱允炆等第三代皇室血脈一起學(xué)習(xí)。 問題是朱楩是二代皇子,跟第三代的侄子們玩不到一起去。 之前朱楩經(jīng)過燕京的時候,也沒有入燕王府。 要不是朱高熾出生的時候,連朱楩都沒出生呢,朱棣真要懷疑朱高熾到底是不是自己的兒子了。 (徐妙云:老娘的清白啊。) “哦?”朱元璋也感到好奇起來,朱高熾嗎?他還是有點印象的。 主要是朱棣家的老二朱高煦,從小就輕佻,不被朱元璋所喜。 但是朱高熾就不一樣了,從小就謙謙有禮,而且尊師重道,頗有君子之風(fēng)。 “到是個仁君的風(fēng)格,”朱元璋隨口說道。 這可是不小的評價。 朱楩笑著對朱允炆說道:“大侄子,你可要有點壓力了。” 朱允炆苦笑著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還有我二哥家的朱尚炳,那孩子雖然是偏妃所出,卻并未受到我那不當人的二哥的毒害,可以培養(yǎng)一下。” “三哥,你家的孩子我還沒見過,抽空也送來認識認識吧。” “還有各位兄弟家的孩子,等我當了皇帝,都盡快送來。我要親自培養(yǎng)他們成為儲君。有一說一,你們想把他們教成榆木疙瘩的儒生,我可不答應(yīng)。” 朱楩說的理所當然。 其他兄弟則是面面相覷,他說的是我們的孩子吧?什么叫做你不答應(yīng)? 可是一想到朱楩是要親自培養(yǎng)儲君做接班人,這么說來,他們的孩子都有機會當皇帝登基坐殿? 這么一想,哪還有半點意見。 連朱棡都激動起來,他是沒機會當皇帝了。 以前被大哥死死壓制著,后來又有朱老四,如今更是對老十八甘拜下風(fēng)。 可他的孩子未必沒有機會。 畢竟誰都知道,老十八現(xiàn)在可沒孩子啊。 “殿下,此舉不妥吧?您如今雖然還沒有成婚,更沒有孩子。但是未來未必也沒有孩子。等您有了自己的子嗣,難道真不想讓自己的孩子繼承皇位?”有人也想到了這個問題。 如果現(xiàn)在培養(yǎng)其他諸王的孩子,并且出現(xiàn)了合適的儲君。 但是等到日后朱楩有了自己的孩子,再后悔的話,豈不是不好? 就連朱元璋都說道:“好了楩兒,你那些驚世駭俗的言論,已經(jīng)把大家都唬住了。還是先到此為止吧,等大家消化消化再議。說起來你之前找咱抱怨過,一直還沒給伱賜婚。不若趁著今天是元宵節(jié),咱親自給你賜婚,把徐家的徐妙錦與湯家的湯欣,一起許配給你吧。” 那可是湯徐二公的女兒,一門雙公爵的媳婦?哪怕是一般的藩王都壓不住吧? 可是所有人都心知肚明,朱元璋早就在給朱楩鋪路了,以湯徐二公的名聲幫朱楩在軍中起勢,讓他在軍中頗有威望。 所以這是水到渠成的事,也沒人愿意此時出來破壞氣氛。 只有朱楩感到納悶,說了句:“等一下啊爹,你忘了我的論功行賞了?” 第(1/3)頁